李知樂這個名字據說是他的養父兼岳父給他取的。李知樂自己都不知道這個名字的來歷和意思,後來李知樂認識了一群文化人,他們解答了李知樂的疑惑。李知樂這才明白自己的名字的意思和來歷,他總喜歡為大家解答自己名字的意思和來歷。久而久之,認識李知樂的人都記住了他的名字。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是出自惠子的一句話,被記錄在《莊子·秋水》中。說明了不要總是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他人,也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意味在其中。
原文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
莊子曰“鰷(tiao)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戀符殃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照欠備微,全矣。“罪船協
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註釋
[惠子]即惠施,戰國時期哲學家,莊子的好友。
[濠梁]濠水上的橋。濠,水名。在今安徽鳳陽。
[鰷魚]一種白色的小魚。
[全]完全,完備
[循其本]追溯話題本原,循,追溯。濠上,濠橋上。
譯文
莊子和朋友惠施出遊,在濠水的一座橋樑上交談。
莊子看著水裡的鰷魚躍出說蜜捆宙“鰷魚悠然自得,這是魚的快樂啊。“
惠子說“你不妹恥棗是魚,怎麼知道魚的快樂呢?“
莊子說“你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
惠子說“我不是你,本來就不知道你;你本來就不是魚,你不知道魚兒的快樂,也是完全可以斷定的。“
莊子說“請追溯話題的本原夜贈禁兵。你說'你哪裡知道魚的快樂'等等,就是已經知道了我知道魚躍出水面的快樂而問我,我是在濠水橋上知道的蜜坑。“
這是李知樂的名字的第一重意思,不過李知樂更加偏向於第二種解釋。
知足常樂,漢語成語,拼音是ze,意思是知道滿足,就總是快樂。形容對已經取得的成就感到滿足並取得快樂。出自先秦·李耳《老子》。
《道德經》第四十四章,“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恆足矣。“
譯文“天下有道,退馬還田以耕種。天下無道,兵馬馳騁於郊。禍患沒有比不懂用兵之道更大的了,過失沒比中敵人利誘之計更大的了。所以知識充足之足,才是恆常之足“。孫子曰“故善動敵者,形之敵必從之;予之,敵必取之。以利動之,以卒待之“。
第三十三章“知足者富。“其前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其後是“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老子這裡所說的“富“,含物質和精神兩方面。是否“富“,既有客觀標準,又有主觀感受,而且二者都有相對性。在這種意義上說,如果自己不知足,永遠也不會感到富,所以“知足者富“是有一定道理的。
老子這樣說,是否要人們不求進取呢?如果情況果真如此,他為什麼還稱許“知人者“、“自知者“、“勝人者“、“自勝者“、“強行者“、“不失其所者“和“死而不亡者“呢?就拿“死而不亡者“來說,什麼樣的人才夠格呢?老子說的“死而不亡者“是指那些能為歷史留下高尚道德、傑出功勳或曠世思想學說等,從而能長久活在後人心中的人,亦即名垂青史的人。要做一個這樣的人談何容易!只能終生彈精竭慮,奮鬥不止永遠不“知足“,方有可能實現。所以,老子這單說的“知足“絕不是滿足現狀、不求進取的意思。
第四十四章“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此文的前一句是“甚愛必大費,厚藏必多亡。“什麼樣的人“甚愛“即愛則如命呢?什麼樣的人才能“厚藏“即囤積則物呢?只能是帝王將相、貪官汙吏、奴隸主、新興地主等。這些人敲骨吸髓、橫徵暴斂,到頭來必然逼得人民挺而走險。他們的下場不僅將受“辱“,甚至會人頭落地。所以,老子在此勸誡他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第四十六章“罪莫大於甚欲,咎莫潛於欲得,禍莫大於不知足。故知足之為足,常足矣,“這裡出現了兩個“知足“。本章共分兩段,其上段為“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兩段連起來看,其下段當是對侵伐戰爭原因的揭示,主要是因為“無道“的侯土等統治者“甚欲,和“不知足“。所以,這單說的“故知足之為足,常足矣“,是用以勸誡侯王等統治者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從以上兩章來看,老子要他們“知足“的是統治者和剝削者,而不是廣大勞動人民。相反,老子對當時遭受殘酷剝削和壓迫、飢寒交迫的人民大眾寄予極大的同情,並反映了他們的呼聲、願望和要求。在第二章,他要求統治者對勞動人民要“實其腹“、“強其骨“;在第七十一章,他要求統治者對人民“無種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在第八十章,他把“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作為治國的理想目標。
給李知樂取這個名字的意思,就是讓他知道感恩,知道惜福,知道分寸,知道滿意,不要太過於貪心。李知樂很感激養父,更加感激養父給自己取了這麼一個名字。李知樂時常提醒自己,不要過分追求一些有的沒有的。只要決定了前進方向,一些旁支細節問題,就不用太過分關注了。對朋友、對親人、對大家,都要學會寬容,不要過分斤斤計較。
李知樂從姓到名字都是養父取的,李知樂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姓什麼。據說疍民都沒有自己的姓氏,就算有也是一些比較少見的姓氏。李知樂的父親不姓李,姓李是因為買下李知樂的養父家姓李。自從李知樂被養父買下來當他們家童養夫開始,李知樂就是他們李家的人了。不但從此要和這家人一起生活,而且李知樂不準私下和自己的父母見面。後來李知樂的父母的船不見了,李知樂想和他們見面都沒有可能了。
李知樂的養父對李知樂不錯,不但花錢請人給李知樂取名字,而且把李知樂真的當作自己家裡孩子對待。李知樂到養父家的時候,李知樂已經六歲了,養父家裡有兩個女孩子,一個三歲,一個一歲。已經有點懂事的李知樂知道,這兩個女孩子之中一個,將來是自己的妻子,這就是一個童養夫的責任。照顧好妻子和大姨子或者是小姨子,是李知樂這個童養夫現在最大的責任和義務。
李知樂一邊適應陸地生活,一邊開始和這家人磨合。還好養父對李知樂不錯,養母對李知樂也十分關心。兩個女孩子更是粘著李知樂這個哥哥,大一點的女孩子跟在李知樂屁股後面,小一點的女孩子整天要李知樂這個哥哥抱著自己。李知樂來了之後,李知樂的養母總算可以不用管兩個女兒了。她可以輕輕鬆鬆做家務,或者是做飯做菜了。以前帶著孩子做事情真的不輕鬆,不是這個孩子哭就是那個孩子鬧,弄得李知樂養母兩頭顧不上。現在好了,李知樂管住了孩子們,養母就可以做家裡的事情了。為了表達對李知樂這個小幫手的感激,養母會給李知樂吃飯的時候,夾一塊魚乾。這是李知樂在自己家永遠不能夠分享到的好處。
喜歡國色芬芳請大家收藏:()國色芬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