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編之後,除了豫南總兵陳永福的兩萬兵馬保持不變,其餘各部雜七雜八的兵馬,則被挑選精銳,全部被整編進了晉西鎮,餘下全部解散。
此外,從清水河之戰開始累積的十幾萬賊軍俘虜,賈璉也從中挑選了三萬精銳,補充進了晉西鎮。
如此一來,晉西鎮的兵馬迅速擴張到近七萬人。
……
次日,保定總督楊文嶽,攜總兵虎大威及兩萬兵馬抵達。
第三日,信任督師侯恂,以及武安侯鄭之俊,加上他率領的兩萬京營兵馬,外加一萬昌平,密雲等地駐軍,抵達開封。
對於楊文嶽和虎大威,賈璉沒什麼特別的看法,雖然能力平平,但在歷史上都是為大明捐軀,戰死沙場的人。
倒是對著武安侯鄭之俊,賈璉可還有一筆賬沒跟他算呢。
還記得當日在大殿上,賈璉在獻出傳國玉璽後,將斬殺原晉西總兵唐通的事情和盤托出,這傢伙居然提到袁崇煥矯詔殺毛文龍的事情。
雖然沒有明說,但鄭之俊擺明是藉著袁崇煥的事情來攻擊自己。
若不是大太監王承恩替自己說了幾句好話,恐怕崇禎的封賞就大打折扣了。
沒想到這一次居然是他率領京營兵馬前來,那賈璉可得讓這個蛀蟲知道知道,得罪自己是個什麼下場。
而鄭之俊也沒想到,賈璉也被派來救援開封,而且還取得大捷,幾乎全殲了羅汝才部。
對於鄭之俊這等世襲勳貴來說,賈璉雖然也是伯爵,但就是個泥腿子暴發戶,都不配跟他們一起玩的,他們可是自明太祖時期,便傳承至今的二百多年的望族。
在他看來,賈璉能生擒皇太極,大敗建奴,完全是運氣好。
這一次賈璉的兩萬泥腿子兵的擊敗二十萬流寇,不過是些烏合之眾,不堪一擊。
甚至他還認為,擊敗羅汝才的大功本應該是他的,卻僅僅因為賈璉早到兩天,就被搶去了。
不過還好,沒了羅汝才,還有個李自成。
他手裡可是有兩萬京營精銳,包括五千神機營,其中單單是佛郎機炮就有一百門,打敗李自成簡直是小菜一碟。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
不過兩人雖然都想整對方,表面上的樣子還是的裝一裝的。
鄭之俊假惺惺的問道“一別兩月,平清伯別來無恙啊。”
“聽聞武安侯也率軍前來平定流寇,今日一觀,果真是英武不凡啊!”
“聽說平清伯一戰消滅十幾萬賊寇,鄭某倒是要向平清伯請教一番!”
“哪裡哪裡,這點功勞,怎麼好意思在武安侯面前相提並論呢!賈某此戰雖勝,但傷亡也著實不小,若非武安侯率領援軍前來,楊某還不知道怎麼去對付李自成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哦?這麼說,平清伯無力再去對付李自成咯?”
“那倒也不是,只不過賈某本部兵馬折損嚴重,新編入的兵馬還未適應,至少得三五個月訓練,短時間內應該無法繼續大戰!”
“既然平清伯對付不了闖賊,那這打頭陣的任務,本侯爺就勉為其難的替平清伯接下了!”
“武安侯願意代勞,賈某感激不盡!”
自己短短几句話,就把這個鄭之俊忽悠的不知天高地厚,賈璉對他的評價就倆字草包。
既然如此,那就讓他好好吃個大大的苦頭吧。
等所有兵馬全部到齊後,具體的作戰計劃也就開始了。
與之前不同,這次來了兩個總督,尤其是侯恂這個督師,基本上跟鄭之俊一條褲子,雖然賈璉不受他們管轄,但話語權也少了許多。
不過他也懶得跟他們爭,反正這次決戰,他也沒指望其他人能有什麼貢獻,也就陳永福那兩萬兵馬靠譜點。
現在他需要幾天時間統合新兵,這些新編入計程車兵,無論是從城內城內雜牌明軍還是從賊兵中篩選的,都需要一定時間適應晉西鎮的作戰方式。
作戰計劃很快商定完畢,不出賈璉所料,侯恂根本就沒打算讓賈璉參戰,他想讓鄭之俊和左良玉獨吞戰功。
此後,侯恂不斷派人兵馬,前去聯絡跑到郾城的左良玉。
這個逃跑大王,由於率先逃跑,麾下兵馬又有十五萬之中,最後了愣是成功的逃了出去。
逃到郾城後,左良玉便停了下來,一方面關注局勢,再做決斷,一方面收攏潰兵,愣是讓他又有了六萬多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