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長一寸強,不但適用於冷兵器,人兵器上也是一樣的。
你的火銃只能打一百五十步,我的能打五百步,你還沒捱到我,我就能打到的你,等你打到我的時候,你都已經被打成篩子了。
就像鉅艦大炮沒落,被航母取代,也是這個道理。
即使是460防空炮,極限射程也不到五十公里,但飛機的航程隨便就是幾百幾千公里,你都看不見人家航母,人家的飛機就能飛到你頭上丟炸彈。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儘管身邊的同伴不斷倒下,但羅汝才麾下的兵馬依舊在不斷地衝鋒,‘三日不封刀’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
二十萬大軍,依舊如同潮水般湧來。
但隨著槍聲和火炮轟鳴聲不斷響起,一排又一排的賊兵倒下,所有人臨死之前,眼中都有著強烈的不甘。
距離在大半里的時候,米尼槍只展現出了超長的射程優勢。
而當距離拉近之後,米尼槍的精度,威力,以及裝填速度,得到了充足的發揮。
由於米尼槍是燧發槍,發射步驟不像火繩槍那般繁瑣,裝填時間也從鳥銃的是四十米秒,降低到了十八到二十秒,部分極為熟練計程車兵,甚至能壓縮到十五秒,射速提高了不止一倍。
精度方面,鳥銃在百步距離,十發只能中兩三發,而米尼槍則達到了驚人的七八發,一些天賦高的戰士,甚至能做到彈無虛發。
鳥銃採用的是球形彈丸,加上槍膛氣密性不足的問題,百步之外基本無法破甲,只有非常近的距離,才能一箭雙鵰。
但米尼槍用的是錐形子彈,類似後世那種長長的步槍彈,接近流線型的彈體,擁有非常恐怖的穿透力,一槍穿兩個乃是家常便飯,甚至穿透三個乃至四個也不是什麼稀奇事兒。
當賊兵靠近到百步時,佛郎機炮也都換上了散彈,一發下去上百枚彈丸,直接掃倒一大片賊兵。
不過晉西鎮的火力雖然極為兇殘,但賊兵付出了近萬人傷亡的代價後,依然依靠著龐大的數量優勢,衝到了他們的面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驢日的,這些明兵果然厲害,還好老子一次性全部派上去了,要是跟老李那樣一次只派幾萬人,怕是也要輸!”
望著短短一炷香的功夫,就傷亡過萬,羅汝才不由得咂舌道。
不過在他看來,現在勝局已定,火銃最怕的就是被近身,他雖然損失了一萬人,但還有十九萬人帖上去了,近距離明軍火銃甚至還不如燒火棍好使。
十九個打一個,就是用拳頭打,也能輕鬆消滅他們。
羅汝才認為打破這五個空心方陣很容易,但前排與方陣近距離接觸的賊兵可就不這麼想了。
他們躲過了密集的槍彈,成片灑下來的散彈,靠近到了方陣面前,但卻發現自己面對的是一個刺蝟。
正對他們的方陣西側,清一色鋼製長矛,組成了一片長矛林。
當他們靠近之後,這些長矛便整齊劃一的捅出來,捅入賊兵的身體,然後毫不拖泥太水的收回來,帶出一片血肉,前排的賊兵還沒反應過來便紛紛撲倒在地。
而且第一個方陣西側,夾雜著足足五門佛郎機炮,一輪散彈下去,近在咫尺的賊兵就要倒下兩百多人。
正面的長矛林他們無法突破,便把目標轉向了西北角和西南角,這些地方都是火銃兵。
然而,當他們繞過去卻發現,這些火銃前面,居然插著一把把鋒利的刺刀,配上火銃本身的長度,並不比長矛短多少。
而且這些火銃不但能捅刺他們,還能開火射擊。
這麼近的距離,這麼密集的人群,大部分的賊兵都沒有佩戴盔甲,一支米尼槍開火,輕鬆穿透三四人。
在正面再度承受了巨大的傷亡後,他們便向繞到側面去,想著側面的火力應該沒有這麼強悍把。
然而,他們想錯了。
當他們繞到第一個方陣側面,不但要承受第一個方陣兩側攻擊,還要承受第二排的兩個方陣正面的攻擊。
一時間,他們便處於兩面受敵的狀態。
於是乎,這些賊兵只能繼續向前衝,很快便來到了第二排兩個方陣側面。
最慘的一部分,不但要承受第二排兩個方陣側面的攻擊,還要挨第一個方陣北面的攻擊,處於三面受敵的狀態。
靠近方陣吧,那些長矛直接把他們捅成馬蜂窩,不靠近吧,三面火炮打出來的散彈,還有數百支米尼槍不間斷的開火,也會把他們打成篩子。
一時間,這些賊兵陷入了茫然無措的局面。
只聽見各個方向都傳來開火聲,身邊的戰友不知道被從哪個方向打來的子彈幹掉,再加上米尼槍和佛郎機炮開火產生的硝煙,瀰漫在整個戰場之上,他們的視線被遮擋,完全陷入了各自為戰,單方面捱打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