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桌案之上的呂布看了看李蓮英,宛如剛想起有這麼一個人的模樣,伸出一隻手,指著李蓮英,對著殿下的眾臣開口說道:“哦……諸位可能還不認識他,那寡人就來為諸位介紹一下!”
呂布緩緩的站了起來,望著大殿之下的文武眾臣道:“他呢,叫做李蓮英,是寡人新開設的一個新的官署,東緝事廠的廠督,這個新的官署的名字可能有些長,又有些拗口。”
“當然,如果你們先喊起來拗口的話,也可以稱之為東廠,如諸位所見,這個東廠與錦衣衛一樣,直屬與寡人。”
聽聞此言,如蒯良等一幫荊襄才俊臉上的表情變的微妙了起來。
先是錦衣衛,緊接著又來了這麼一個什麼東廠,看來自己的這個主公將來必然會在這大漢朝掀起一場很大的風波,而且決議一定,沒有人能夠阻擋的了了。
想到此處,一個個靜靜的低下了頭,等候著呂布向他們解釋這個東廠到底是用來做什麼的。
可是,出乎他們意料的事,關於東廠的事情,呂布就這麼打住了。
只聽見呂布接著說道:“至於東廠的職能……這個不急,我們還是接著說官職改革的事情吧」!”
此刻,大殿內一片沉靜,呂布揹負雙手,緩緩的在御階之上來回走了幾步,沉吟了片刻,轉過身,面朝著大殿之下的眾臣。
“從今日起,寡人廢丞相,改為三省,這三省分別為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中書省掌機要,設左相一名,中書令兩名,負責釋出政令,門下省可以與中書省共同商議政要,負責審查詔令,簽署章奏,有封駁之權,尚書省負責執行詔令。”
“門下省設中相一人與與左右僕射各一名。”
“尚書省設右相一名與尚書令兩名。”
之所以將三省中的主官改成左中右三相,完全是因為呂布臨時起意,雖然名字不怎麼樣,但怎麼說也帶有一個相字,逼格比較高,也容易讓人接受。
至少也能讓這些人覺得突然從一個丞相變成了三個丞相,這樣大家就又多出了兩個為相的機會。
“三省之下,設六部,分別為吏部、禮部、兵部、刑部、戶部、工部。”
“吏部下設吏部司、司封司、司勳司、考功司,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課、升降、勳封、調動等事務。”
“禮部下設四司,儀制清吏司,掌嘉禮、軍禮及管理學務、科舉考試事務。祠祭清吏司,掌吉禮、凶禮事務。主客清吏司,掌賓禮及及藩屬之往來事物。精膳清吏司,掌筵饗廩餼牲牢事務。”
“兵部掌掌軍令、軍政、徵兵、官兵的軍籍及兵籍、武官的任免、選用、考核、賞罰,驛站、裝備、軍械、儀仗、疆域測繪、馬政。”
“刑部主管全國刑罰政令及稽核刑名,掌法律刑獄,與都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後審理和複核。”
“戶部掌全國疆土、田地、戶籍、賦稅、俸餉及一切財政事宜。”
“工部掌土木水利工程以及屯田等事務。”
“六部個設尚書一名,中書省擬指出令,門下省封駁審議,中書省和門下省透過之後,交由寡人裁定,其後,發放到尚書省貫徹六部,寡人如果不在,門下省可直接交由尚書省,尚書省透過之後,便可貫徹六部,由六部執行,此為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的官員皆由寡人任免。”
說罷,呂布靜靜的望著大殿之下的文武眾臣,嘴角慢慢的揚了起來。
三省之間既相互牽制,又互為補充,分工明確,提高了辦事效率。同時,完整的相權被分割,避免權臣獨攬大權,有利於加強皇權。
他也不怕他們不答應,雖然沒了丞相這種手握重權的職位,但如此這般將丞相手中的實權全部分了出去,相當於無形之中,給了很多人掌握實權的機會。
而三省之間又互不統屬,這樣也降低了再出現自己這等權臣的機率,除了自己輕鬆了很多以外,行政效率也大大的增加了,只要自己掌握軍權與任命他們的權利便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