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呂布哪有能力在剛拿下關中的時候就在給百姓減輕賦稅的同時,又大力的招兵買馬。
聽聞此話呂布大笑一聲,道:“你喜歡的話就送你了。”
“既然兄臺如此客氣,那就卻之不恭了。”說完便笑著把酒囊掛在了腰間。
馬雲祿輕哼道:“沒想到天下還有跟你臉皮一樣厚的人,而且還是個書生。”
聽聞此話,那書生笑著說道:“姑娘此言差矣,俗話說的好,君子有成人之美。這位兄臺送在下酒乃是一番美意,如果在下不收的話,那豈不是顯得在下是一個不識好歹之人?”
隨後便抬起手,衝著呂布一禮,開口道:“潁川郭嘉,字奉孝,見過兄臺。如果在下所料不錯的話,兄臺便是溫侯呂布,呂將軍吧。”
原來郭嘉在棄了袁紹之後,荀彧曾寫信給郭嘉,讓郭嘉前去投奔曹操。
可是郭嘉有自己的想法,在聽聞呂布在長安的所作所為之後,郭嘉覺得呂布是一個能成大事的人。
而且郭嘉和荀彧不一樣,他並不是什麼漢室的死忠,也不在乎呂布的那些壞名聲。
只要他所輔佐之人乃是一位雄主的話,哪怕將來他要謀朝篡位,那他郭嘉也會笑著幫他謀劃。
所以郭嘉便趕往樊城,準備見一見呂布,看看他到底是不是一位可以輔佐的明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誰曾想在郭嘉騎著騾子晃晃悠悠的趕到樊城之時,便發生了袁軍攻打南陽,劉大耳襲擊宛城之事。
而呂布也已經領軍趕往了南陽,隨後,郭嘉便又騎著騾子從樊城往南陽而來,所以才在此處碰到了呂布。
呂布一聽眼前此人竟然是後世赫赫有名的鬼才郭嘉頓時大喜,笑道:“不錯,我便是呂布,不過奉孝是如何知曉我的身份的?”
眼前的這位書生居然是三國中赫赫有名的郭嘉,呂布內心的激動之情可想而知。
呂布對這位鬼才的印象別說是深刻了,簡直就是如雷貫耳。
在後世,即便很多人並不知道他曾經具體做過什麼事,有過什麼戰績,但是一提到郭嘉兩個字,第一反應都是‘鬼才’,這個書生很吊。
歷史上的郭嘉在從袁紹麾下轉投曹操之後,在一統北方的道路上可謂是光芒萬丈。
21歲時,郭嘉北行去見袁紹,對袁紹的謀臣辛評、郭圖說:“明智的人能審慎周到地衡量他的主人,所以凡有舉措都很周全,從而可以立功揚名。袁公只想要仿效周公的禮賢下士,卻不很知道使用人才的道理。思慮多端而缺乏要領,喜歡謀劃而沒有決斷,想和他共同拯救國家危難,建稱王稱霸的大業,實在很難啊!”
於是從此離開了袁紹。就這樣,郭嘉一直賦閒了六年。
建安元年,曹操頗為器重的一位謀士戲志才去世。傷心之餘,曹操寫信給荀彧,讓他給推薦一位可以接替戲志才的謀士。
於是,荀彧就將好友郭嘉推薦給了曹操。曹操召見郭嘉,共論天下大事,討論完後,曹操說:“能幫助我成就大業的人,就是他了!”郭嘉離開營帳後,也大喜過望地說:“這才是我真正的主人啊!”
也正是從這一刻起,郭嘉開始正式起飛。
當時,各路諸侯割據一隅,虎爭天下。在這種情況下,郭嘉對一個個敵手心理狀態的準確判斷,便常常成了曹操獲勝的關鍵。
建安二年,曹操討張繡新敗,袁紹寫信羞辱。曹操正擔心自己不具備與袁紹抗衡的能力之時,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之說,他一連舉出十條理由,以證明“公有十勝,紹有十敗。”
郭嘉的分析很具說服力,不但振作了曹軍將士的鬥志,更助曹操擬定了遠期和近期的作戰目標。
同時,郭嘉也正式確立了自己在曹操軍事智慧團中的核心地位。
歷史上的郭嘉在關鍵時刻替曹操出謀劃策的例子多不勝數,其軍事才能,縱觀整個三國中的頂級謀士,他也能排在前幾位。
曹操根據郭嘉的計策徹底平定北方,統一整個黃河流域以北地區,郭嘉在時,可以說曹氏集團一直是在走上坡路。
郭嘉笑著指了指四散在周邊的侍衛,笑道:“溫侯在平定南陽之後必定會盡快趕回樊城主持攻打襄陽之事,而這十餘人看似毫無章法的散在四周,實則互結犄角,彼此相援,每一人的站位無不透露著幾分兵家陣法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