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趙佶猶豫的地方,因為有神宗皇帝的遺言在,那若是真的奪回了燕雲十六州,那此人必定要封王。
大宋從立國開始,異姓王倒是不少。
從柴宗訓到楊谷、楊石,宋朝一共冊封了45個異姓王。平均算下來,差不多沒過7年時間就要封一個異姓王,頻率相當高。只不過,這45個異姓王中,大部分都是死後追封。
開國名將石守信、王審琦、高懷德、曹彬、慕容延釗、李繼勳、王景等人,都是在死後追封為王。南宋“中興四將”的三位,岳飛、韓世忠、劉光世,都是享受了這樣的“待遇”。
由此可見,宋朝的異姓王,大多數是為死人準備的。
除了死後追封,宋朝還將有限的異姓王送給了外戚。
比如說趙構集?寵愛皇后吳氏,所以在愛屋及烏之下,將吳氏的弟弟吳益、吳蓋分別封為太寧郡王、新興郡王。吳皇后的父親吳近則被追封為吳王。
宋寧宗時,皇后楊桂枝的哥哥楊次山和侄子楊谷和楊石都被封為了異姓王。
除了這幾個之外,也就是宋朝開國之初的時候,有幾個被封為異姓王的,比如說柴宗訓的鄭王,吳越末代國君錢俶先後被封為淮海國王、漢南國王、南陽國王、許王、鄧王。
由此可見,封王是多麼的貴重。
不過趙佶也不是不捨得一個王爵,要不然也不會在歷史上將童貫封為了異姓王。
更何況西門慶馬上就會成為自己的女婿,到時候就是一家人,就算是有了王爵,那也是傳給自己的外孫子,也不算是給了外人。
看趙佶在深思,蔡京連忙啟奏道:“陛下,老臣以為目前正是攻打燕雲十六州的好機會,此時遼國自顧不暇,正適合出兵,若是再等幾年,老臣怕出現什麼變局啊,畢竟誰也不知道幾年後會是什麼情況,所以老臣舉薦定國公西門慶帶兵前去收復燕雲十六州,若是定國公願意領兵出征,老臣願意讓自己的幾個兒子上陣殺敵,為我大宋奪回燕雲十六州。”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蔡京說的那叫一個大義凜然。
這傢伙不愧是人精,演技相當了得。隨著他慷慨激昂的陳述,不但連許多大臣一臉慚愧,豪氣頓生。
連趙佶這位皇帝,也受到蔡京感染。坐在皇位上豪氣萬丈,熱血沸騰。
他沒想到,連蔡京都願意派自己的兒子出戰,為他拿回燕雲十六州,頓時覺得自己沒看錯,蔡京真是我大宋的大忠臣。
蔡京開口,並表示願意派兒子上陣,許多人立即開始表態。
“陛下,太師所言極是,我等身為大宋子民,陛下臣子,當為我大宋做出貢獻,所以臣願意隨軍出征,前去為陛下奪回燕雲十六州。”
說話的是高俅,這貨看到蔡京說的那麼慷慨,自然不敢落後。
若是蔡京說了,他不說,那不就顯得他高俅不是陛下忠臣了?到時候萬一被某個人多說上兩句,那他豈不是要受到陛下的猜忌?
而且,高俅覺得蔡京這麼說,那肯定是有自己的陰謀的,既然蔡京都開口了,那自己跟著說就是了。
更何況,西門慶真的出去了,對他是最有利的。
高俅之後,王黼也是開口說道:“陛下,臣也願意隨軍出征,哪怕是做一小卒,只要能夠為陛下那會燕雲十六州,臣都願意!”
“沒錯,老臣也願意出征,讓北方的遼人看看,我大宋的厲害!”說這話的是种師道。
种師道之後,其餘大臣也都一個接一個說了自己的忠心。
大義所在,這時候誰若是反對出兵燕雲十六州,都有可能被打上遼國漢奸的罪名。
看到朝堂一片激憤之情,趙佶也是滿意的點了點頭,不愧是朕的好臣子們,都是大大的忠臣啊。
想到這裡,趙佶便立即做出了決定,說道:“既然都贊同奪回燕雲十六州,那朕就封西門慶為少傅,加金紫光祿大夫,領燕雲節度使,擇日出兵燕雲十六州,若是能奪回燕雲十六州,那朕不吝王爵!”
喜歡從紅樓開始拯救名著請大家收藏:()從紅樓開始拯救名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