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勝聞言渾身一顫,當即便明白了西門慶的野心,說道:“將軍這是要?”
西門慶點了點頭,說道:“燕雲十六州已經脫離中原很久了,是時候收回來了,可是這麼大的地方若是留給大宋,我也不甘心,所以我打算拿下燕雲十六州,然後吞併西夏,或者是先吞併西夏,然後再拿下燕雲十六州,總之,這兩個地方我要定了。”
公孫勝聞言渾身都顫抖了,他感覺自己的真命天子出現了。
是的,公孫勝心中有著一個屬於自己的夢想,那就找到真命天子,然後跟隨其推翻腐朽的大宋。
其實,在西門慶看來,公孫勝很像三國時期的賈詡,以自保為主,然後再完成自己的夢想。
公孫勝就是這種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公孫勝的能力還是很強的,雖然達不到賈詡那種程度,但是在梁山中,但是智謀方面還是可以的。
剛出道的公孫勝,登場首秀便是和晁蓋一起共謀生辰綱。
相較阮氏三雄還需吳用登門造訪,言語相激出山,更有主見。出場亦閃耀,奪人眼球,類似《紅樓夢》中王熙鳳的出場,未見其面,先聞其聲。
出任高管之後,公孫先生政治上立即成熟,顯示出良好的領導素質。
但是公孫勝和賈詡想象的地方是,善於自保,不參與黨爭。
就說宋江上了梁山之後,立即向大家解說京師童謠,以說明“宋江造反”的合理性,又立即回家接親上山,安心從事造反事業。還道村中居然又搞出“遇到九天玄女”劇本,宋江被稱為“星主”。如果第一次童謠之說,尚有攜大鬧江州餘威,自我貼金之嫌,第二次的遇九天玄女之說,足以鑿實其心計。諸多跡象,讓公孫勝看在眼中,頓時瞭然於胸:宋江不甘於作二把手,是要和晁天王爭領袖位置的。
公孫勝與吳用均是謀略過人,洞察人心。在一二把手有分歧並逐步鬥爭的過程中,吳用選擇積極參與,支援宋江,此後的一系列活動,均可看到宋吳的聯盟;公孫勝選擇避身事外,內部爭鬥不參與,眼不見為淨。於是,他選擇了一個由頭,探親省母,藉機下山。
第二次上山之後,先是幫助宋江用法術破了高唐州,然後在攻打芒碭山時,公孫勝又擺下八陣圖,擒獲八臂哪吒項充、飛天大聖李袞,降服混世魔王樊瑞,後收樊瑞為徒
二敗高俅時,公孫勝作法祭風,協助劉唐火燒官軍戰船。
可以說在梁山,論排兵佈陣、獻計獻策,吳用為佳。論審時度勢、把握大勢,公孫勝更勝一籌。
而更讓西門慶看重的是公孫勝的法術。
公孫勝的法術到底處於一個什麼級別呢?
從古至今,但凡上天應人,必有天書所贈。而所有的天書,不管是否明說,其實都是同一套書,或稱《遁甲天書》,或稱《六甲天書》。與姜子牙所著《六韜》、黃石公《三略》其實同出一理。到了張良輔佐劉邦打天下時候,這部書就已經固定成為《遁甲天書》了。
其實這套書最早發明創造者是黃帝的大臣風后。之後,黃帝、姜尚、張良、諸葛亮、劉基等人輾轉相傳。在《三國演義》中,這套書被張角得到;在《水滸傳》中,宋江從九天玄女娘娘那裡,得到了這套書。
不過,張角、宋江雖然得到了天書,但都扮演了失敗的角色。可見,得天書未必能得天下。天書需要有德者得之,方能成為天下蒼生之福。你用天書造福蒼生,他就靈驗;你用來自己私用,就會失效。
正所謂,嗜慾深者天機淺,正是這個道理。
現在宋江死了,這個世界上也就只剩下了一個看過《遁甲天書》的人了。
此人便是公孫勝。
而公孫勝在投靠西門慶之後,便將這部書交給了西門慶。
不過可惜的是西門慶看不懂,所以這部書現在也只能在西門慶的袖裡乾坤裡面靜靜的待著了。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西門慶這才決定讓公孫勝待著一百萬貫錢財前往燕雲十六州林沖那裡。
現在的西門慶,有了梁山眾人的加入之後,人手很是充足,所以便決定讓公孫勝和林沖一起,為自己招兵買馬發展勢力。
這些人他有大用,決定當作自己的主力。
公孫勝有些擔心的說道:“將軍,如此龐大的一支兵馬,是很難不被官府發覺的。”
對此,西門慶輕笑道:“無妨,遼國現在已經是自顧不暇了,金國現在將遼國打的節節敗退,遼國現在甚至是都丟失了大半的國土,所以只要不過分,遼國是不會管山賊土匪的。”
除了公孫勝待著兩百萬貫錢去了燕雲十六州之外,西門慶還讓秦明和蔣敬兩人待著一百萬貫錢前往梁山,讓魯智深也在梁山附近招兵買馬,日夜訓練,到時候這些人馬都是要帶到燕雲十六州去的。
這三百萬貫錢財,怎麼也能讓他們用上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