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聞言笑著搖了搖頭,繼而問道:“你剛剛說他們過於熱情,怎麼你不喜歡嗎?”
賈璉皺了皺眉頭,說出了自己的看法:“姑父,侄兒雖然是國公門第,但是卻遠在京都,而且這些年來榮國府已經是一年不如一年,至於侄兒,更是一個吃喝玩樂沒有上進心的紈絝子弟,鹽商們如此的熱情,真是讓人費解。”
林如海這時候真是有一些刮目相看了,看樣子自己這個內侄,倒也不是一無是處。
“那依你看,他們為何要對你如此熱情?”
賈璉對著林如海拱了拱手,說道:“侄兒以為,無非就是因為姑父的原因才對侄兒如此熱情,不過幾個公子哥卻是對姑父的身體很是關注,這倒讓侄兒沒想到。
林如海笑了笑,也不在意,隨口問道:“璉兒在京中可聽說過關於揚州的事情?”
林如海這話問的莫名其妙。
但是賈璉知道林如海問的是什麼意思。
自古以來,天下之富,莫過於鹽鐵。
鹽商們的財富基本上是來源於他們販賣的私鹽。
大趙一共有八千多萬人,一天所需要的食鹽基本上是固定的。
按照朝廷律法,所有人都應該是買官鹽,可是鹽商們卻搶朝廷的生意,販賣私鹽。
人就那麼多,大家都去買私鹽了,那朝廷還怎麼收稅。
大趙建國不過百餘年,開國之初,鹽稅每年都能獲得上千萬銀子,可是不過百餘年,現在的鹽政稅收每年不過才兩三百萬兩銀子,這讓朝廷怎麼會願意。
於是,巡鹽御史的任務也被一增再增,可巡鹽御史這個位置也是死了好多人。
林如海之前的巡鹽御史,要麼是上任不久便暴斃,要麼最後被鹽商們拉下了水,最後落得抄家滅族的下場。
也正因為此,所以,聖上便派了林如海這個前任探花郎來整理鹽務。
林如海的身份很特殊,這也是聖上看中他的原因所在。
林如海,老家姑蘇林氏,本身是探花郎,座師乃是前任內閣次輔,在文人中人脈很廣,朝中有不少的同年,同鄉,同門。
另外讓聖上看中的一點就是,林如海的岳家乃是榮國府。
榮國府賈家乃是金陵四大家族之一,賈史王薛在江南的影響力,可以說是很強的。
讓林如海去當巡鹽御史,賈家就會不會袖手旁觀。
這也是林如海能在揚州做巡鹽御史這麼多年的原因之一。
林如海上任之後,也是進行了嚴打,凡是走私私鹽者,只要抓住,一律抄家滅族。
也正是這樣,最近幾年的鹽政收入一直在穩步上升。
雖然還比不上開國之初,但是隻要這麼穩定的繼續下去,鹽政收入一年一兩千萬兩銀子也不過是時間問題。
可惜的是,現在情況變了。
喜歡從紅樓開始拯救名著請大家收藏:()從紅樓開始拯救名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