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王端一直在烏龍集待著,一方面要監督分會的建立,一方面要推動成立銀行、開發公司的成立,水壩建設和礦藏開採。
十一月中旬,王端正想著要約未婚妻出來賞月,他正做著美夢,卻被塘報給破壞了。
“會主。”
劉建廷和證本找到王端,將塘報遞給他。塘報內有兩件大事,一事李自成打敗孫傳庭後退回襄城,二是建奴再度入關。
建奴以阿巴泰為主將,鑲白旗固山圖爾格為副將,分兵兩路,一路從雁門關入,一路走薊州古北口入關。
此次建奴滿蒙漢二十四旗各出兵一半。
滿洲八旗約三百個牛錄,每牛錄出100人,計三萬人。
蒙古八旗一百多個牛錄,每牛錄出100人,共出一萬人。
漢軍八旗一百五十個牛錄,每牛錄出一百人,計一萬五千人。
依附於建奴的附屬蒙古,如科爾沁等多戶,共出一萬騎。
三順王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等5000人。
此次入侵的總兵力有七萬人。其中馬匹就有五萬,盾車數百輛,烏真超哈營火炮數十門。
建奴入關如入無人之境,明軍不能抵擋,只敢遠遠跟著。由是建虜得以一路南下,殺焚搶掠,從關門到山東,數千裡淪為無人區。
建奴之殘暴,遠在日寇之上!
不過,王端認為東虜遠在天邊,不用擔心,唯有李自成是眼前大患,不能不重視!
“李自成又回到襄城了?”王端放下塘報後問道。
“那李自成打敗孫傳庭後,再度攻下洛陽,卻沒有留兵置守,而是全軍退回襄城了。”
證本說道:“道生,如今河南只剩下汝寧一支明軍了。老僧推斷,李自成必然是要先打汝寧,然後南下襄陽。”
證本又解釋道:“河南江北,只剩下左良玉一軍可以與李自成頡頏,而汝寧楊文嶽不是一合之敵,我軍要早做打算!”
王端問道:“汝淮地勢千里平野,並沒有險要之處可以阻敵。我們是該據守烏龍集,還是去汝寧,與楊文嶽合兵一處?”
“無論在哪裡決戰,我軍都要儘可能的集中兵力。現在是時候將北面的各營都抽調回來了。”
聽了證本的建議,王端猶豫不決。
“亳州可以放棄,旗山澤和無咎澤、鄲城、寧南還有大量的居民和糧田,必須留軍隊保護。”
證本勸道:“用兵之道,不外乎以強勝弱,以多勝少。我軍兵力本就不足,再分散各處守衛,只會被各個擊破。
“老僧觀李闖用兵,常常集中全軍攻打一處,決出勝負之前不會分兵四掠。加上旗山澤和無咎澤都有湖水環繞,水寨又有火炮,根本不用擔心賊兵來犯。”
“那就聽師傅的,將亳州、義門等營抽調半數回來,留一半駐守。”
王端心裡盤算一番,決定留烏龍營、風雷營和後營保護烏龍集,以中、左、右、前、火器、長虹六個全編營和亳州、義門兩個半編營,共出兵作戰。
王端說道:“既然李自成喜歡圍城打援,不如咱們就在汝寧城外等著他吧。”
證本贊同道:“那我軍就先一步到汝寧,在城外修築工事,等著李自成到來。”
“好,讓前營和長虹營先去選地方,黑牛帶著餘下的幾個營走路過去,烏龍營抽調船隻運送物資。”
證本笑道:“這一戰我軍勝算還是很大的。火器之利非流賊能抵擋!”
王端也是信心滿滿,但他卻說道:“這一戰消滅不了李自成,目標也不是消滅李自成,而是把他打怕,然後再和談。跟對付張獻忠一樣,讓他替咱們掃淨舊勢力,然後咱們坐收漁翁之利!”
三人哈哈大笑,好不得意!
要調動大軍,不是王端一句話能決定的,而是要在公會走流程。
當下的公會雖然粗糙,但各種機構和印章都已經備全。要想調動大軍,先要經總堂公廳會議,然後由保安堂下文給各營,各營驗看文書後才能調動。
後勤物資由勤務堂負責發放給後勤營,再經保安堂下文分配給各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