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哉。這王端和張獻忠有仇?”
“這誰知道。不過馬總督立功心切,又有銀子可拿,自然願意驅使咱們賣力!”
“這麼說王小子才是僱主了?”
“哈哈哈!”黃得功被劉良佐逗樂了。
“黃兄,可請王端來過?”劉良佐問道。
“還沒有。我正等你來了先商量好,然後再會會他。”
“怎麼說?”
“我是拿不準這王端要幹什麼。來之前馬總督也說過,萬事要小心,千萬彆著了道!”
劉良佐輕撫酒杯,縷清其中的關聯,說道:“看來馬總督也不是很信任這人啊!”
“這王端現在佔據固始、息縣一帶,和光州的丁啟睿、汝寧的楊文嶽勾搭在一起。突然要和咱們一起攻打張獻忠,這裡面肯定有事!”
“黃兄準備怎麼做?”
黃得功將酒杯放下,說道:“我思慮良久,這仗要打。怎麼打,必須提前商量好。出兵後咱們三家分開走,讓奮勇營在前面,咱們在後面跟著。咱們兩個也要提前商量好,我如果遇敵,你就駐兵不進,先看清局勢,防止奮勇營倒戈。如果是你,你也這樣!”
當夜在黃得功營中設宴,王端赴宴,三人正式認識。
三人依次坐定,黃得功大手一拍,士兵們將酒菜端了上來,屏風後面響起琵琶聲。
王端心中震動,沒想到黃得功打仗還帶著樂師。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琵琶聲歇。
黃得功看了劉良佐一眼,劉良佐看向王端,問道:“王兄弟。我和黃兄算是多年兄弟了,與你卻不甚熟悉。雖是早聞大名,今日才得一見,果然英雄少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兩位大哥過獎了,”王端故作謙虛說道,“兩位是東南柱石,我還差得遠哩!”
劉良佐擺手說道:“不敢當。別看我倆作戰多年,也是被逼無奈,不得不起而應對。哪像你老弟,主動進擊,先追五營,現在又翻山越嶺來打張獻忠。老弟這樣的才是忠心王事,我們兩個比不得!”
“就是。哈哈。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和張獻忠有仇哩!”
聽了黃得功半開玩笑的話,王端大義凜然道:“我與獻賊無私仇。獻賊在鳳陽燒燬皇陵,實在是十惡不赦。天下臣民無不想吃其肉剝其皮,將他挫骨揚灰。”
王端知道這兩人要探口風,他先講了一番大道理,又說道:“弟屯駐光固,而獻賊躥跡英霍,如在腹背,使我寢食難安。便上報馬總督,由他老人家居中運籌,兩位大哥帶著小弟我一起千里決勝。誓滅獻賊,上報皇恩,下安黎民!”
一番話說出來,兩人不由得心生欽佩,沒想到他還是個胸有錦繡的儒將。王端也是心裡七上八下,暗道,自己這些天沒白讀書!
劉良佐雙手舉杯,“老弟有此豪情志向,某家佩服。”
“來來來,咱們再乾一杯!”黃得功一飲而盡。
王端雖不熟悉明末歷史,但也知道兩人兵強馬壯,在安廬作戰多年,所以才請兩人一同出兵。
但王端的目的不是要剿滅張獻忠,而是儘快將他趕到四川!
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
原來是王端擔心張獻忠一直停留在大別山區,一旦李自成自北邊來攻打保安軍,他害怕張獻忠從後方插刀!所以就想著先趕走張獻忠。
王端心道,張獻忠是怎麼回事,放著四川不去攻取,一直在窮山溝裡耗著,到底是幾個意思?
王端說道:“我也聯絡了在麻城的湖廣巡撫,咱們三路夾攻,他張獻忠插翅難飛!”
王端並沒有真的聯絡湖廣方面,因為他的計劃是趕張獻忠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