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義率領騎兵入夜時分到達寧平寨,還是郭達前來接待的他們。
崇義詢問可有二哪吒、白虎子兩賊的訊息,郭達推說沒有。
王崇義覺得奇怪,仔細問道:“最近可見過大隊馬騾兵透過?”
郭達搖頭,王崇義便說道:“我軍已於中午攻破兩賊營地,將土賊兵丁、家眷全數俘獲。”
郭達聽了大吃一驚,以至口不能言。
王崇義更覺奇怪,心道,郭達聽說土賊被滅應該高興才對,就算事不關己,也會恭賀一番才合情理,楞在這裡算什麼?
好一會兒,郭達才裝作興奮的樣子大叫道:“蒼天有眼啊,終於滅了這夥賊人。小人這就回寨報喜去,諸位稍待,我這就為諸位準備酒肉。”
“不必了,”王崇義謝絕,“我等還需要回去覆命。”
說完,調轉馬頭就走。他並沒有就此離開,而是留下了二十名斥候監視寧平寨,一有訊息就要他們馬上回報。
王崇義回到本軍,王端聽後也覺得有貓膩,更加懷疑寧平與土賊勾結了。
“派人去挨個查問,二賊是不是和寧平方面有聯絡?”
透過連夜拷問,一個小頭目吐露,二賊在動身前曾有人來聯絡,讓土賊繞過鄲城。
那小頭目又說道:“二哪吒走時叮囑二當家,不要出營浪戰,等他回來再打。”
什麼樣的訊息值得他們放下主力,匆匆帶著馬兵離開?
雖然聯番拷問,還是沒有得到有用資訊,只好作罷。
第二天一早,王端就開始巡視營地,考慮如何安置兵丁家眷。
走走看看,王端逐漸發現,幾乎每個有家眷的土賊都有一輛獨輪車,可以放下他們所有的生活物資。這些人已經習慣了流竄,身邊除了保命所需的武器,就只有衣食所需的緊要物資,全都裝在獨輪車上。
全營所需的糧草都掌握在中軍老賊手中,每日發放。現在老賊全跑了,糧草倒是沒有毀掉,王端就擔負起照顧這些人的任務了。
巡視一圈回來後,王端立即下令開始甄別,凡是賊首親信、大小頭目都要甄別出來,剩下的大頭兵和他們的家眷可以領取口糧。
將這級頭目都剔除後,土賊便成了一盤散沙,王端開始實行保甲制,十戶設一甲長,百戶設一保長。
保甲制下施行連坐制,一戶犯罪,如果一甲內其他戶人不檢舉就要同罪。
由於昨日一戰死的人太多,他們的家眷也有五千多人,如何安置他們卻成了問題。
有人建議將他們驅逐出去,主要是害怕他們中有人對保安軍心懷怨恨,畢竟殺夫、殺父之仇都不是可以輕易原諒的。
王端搖頭,“老吾老,幼吾幼,這個道理我還是懂的,讓所有人都放心,不管以前種種如何,從今往後都煙消雲散了。無論男女老少,本公會一律收容安置。”
由於營內糧草不足,必須儘快將這些人送到無咎澤去就糧。大家正商議啟程日期,斥候送來訊息,大股馬兵出現在寧平寨外。
王端急忙下令集結1騎兵,他要親自帶著這些軍隊去寧平。
鄭邱勸道:“會主不必親自犯險,讓屬下去就好!”
“這次讓我去吧,”王端解釋道,“土賊的馬兵能有幾分戰鬥力,再說這裡還要老哥坐鎮安撫。我帶兵去會會二哪吒,你也要小心鄲城方面。”
王端剛剛集結好部隊,斥候再度送來訊息,土賊馬兵沒有進入寧平,而是南下朝河邊去了。
“土賊肯定是要渡河收攏潰兵。”
王端想了想說道:“我軍也渡河。”
大軍順河而下,來到土賊渡河處,發現土賊已經南下,只好銜尾追殺。大約追了一個時辰,才在一個村落外發現了土賊。此時,土賊馬步兵已經匯合,加起來有三千多人。
王端吩咐宋雷騎兵警戒,王崇義帶著米涅槍騎兵下馬列陣。
為什麼下馬作戰呢,因為這些騎兵現在的武器都是米涅槍,槍管太長,馬上裝填不方便,射擊精度低。
宋雷說道:“這個村寨不小,我軍又沒有火炮,恐怕不好攻進去。不如網開一面,驅趕賊軍繼續南逃,我軍在後面追殺。”
還沒等王端回話,就有人喊道土賊跑了!
王端只好命令士兵上馬追擊,這一次土賊馬兵雖然跑得快,步兵卻沒跑了,近兩千人被俘獲。
他命王崇義帶著一千騎兵追擊,自己帶著宋雷收降。
宋雷說道:“土賊中老賊多,老賊狡黠,打仗時躲在後面,戰事焦灼時老賊會率先逃竄,引發全軍潰敗。平時老賊又不守規矩,在營內吃喝嫖賭,敗壞軍隊風氣。和百姓接觸時,老賊又會欺壓良善、吃拿卡要、巧取豪奪,敗壞軍隊的名聲。軍隊遇到糧餉短缺時,老賊會煽動士卒鬧事,釀成兵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