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詩之外,一篇好的文章,之所以流傳千古,當然自有欣賞學習的大氣與精華。不自覺的,我們汲取著先人的文學營養。”林軒喜歡聽張帆談詩,他的理解總是優美的給人以力量。
“我學著嘗試寫在小說裡。寫小說很鍛煉人的腦力思維。”
“因為感悟,所以你的筆觸飽滿,因為感悟,所以,你想寫在小說裡。我覺得這很好。我在期待你寫完。”林軒充滿了嚮往。
“是的,人物出場,開篇,劇情發展,故事情節的展開,沖撞,收放,你需要了然於胸,你和故事中的人物意會,交談。”
“嗯。”
“他們的喜怒哀樂就是你的喜怒哀樂,寫到歡樂,我心欣欣,寫到傷感,我心慼慼,故事中人時時牽動你的心,感覺很美妙。你的腦子裡呈現出一個大的畫面,他們向你走來,帶著微笑,帶著淚。”
“真是這樣的感覺。”
“你在思索人生的主題,想不明白就繼續思考,你希望他們美滿,團圓。但有時不是真實的人生,人生總是充滿了坎坷,愛恨,聚散。這兩天我抖動著手中的筆,輕易落不下去。”
“你的感悟快,文字常有靈魂的美。”林軒輕笑是認同和欣賞的笑。
張帆笑一笑,“如果只是為了單純的寫,沒有哲理感悟真意,那就不需要寫了。寫作綜合知識,常識,詩詞,喜好,你的思想,表達方式,從不成熟到成熟的過程,寫作是一種複雜的創作過程。就需要學習,勤讀書吸取營養。這就好比種植,先吸取養分,再種植很大的園林。寫作也是一種磨練意志方式。說書到用時方恨少,真的是,看書的好處多多了。”
“多看書對心靈有益,你的眼前的世界更廣闊,博大。”
“所以我感覺多讀書增長智慧,開闊視野。”
“書上說,女人感知能力和語言能力好,專事編輯能力沒有男人發達,應該有道理。”林軒思索。
“也許女人更容易情緒化,因為心思細膩,胸懷不及男人廣博吧,男人與女人,思維邏輯的差別,可能女人從事文字,男人多從事科研,比較好一些。對於音樂男人的創作力更有優勢。”
“人類創造出這麼優美的音樂,真是奇跡。”
“我們對一些事物未知,本能的有些恐懼,疑惑或期待,都是正常的心理,適度就是正常。每個人都有她脆弱的一面,海上長途航行需要淡水。”
“你看,你把我引入歧途了。”
“呵呵。”
“本來我們走出戶外,是放鬆身心的,這不成了,在書房裡討論讀書心得了嗎?”
“所以,就成了書呆子了。”
“誰啊?”
“你和我。不是嗎?”
張帆抿下唇,但笑而不答。
“感覺怎麼樣,累不累?”張帆在意林軒。
“不累。”
“沖啊。”張帆登高做振臂高呼狀。
“張將軍,我怎麼感覺你象是指揮作戰呢。這不是戰場,是大山。”林軒忍不住笑。
張帆笑,他喜歡看林軒開心的笑容。
“看到你的號召力,我想起了,人們不是常說,前生今世嗎?那你前生是什麼呢?”
“將軍吧。”張帆停下來。
“不象。”
“我不會是多愁善感的詩人吧?我可不希望是這樣。一定是指揮若定的大將軍。”張帆自問。
她接過來張帆遞上的水,兩人坐在半山坡,歇息。
“怎麼這麼肯定呢?你穿越了,你?”林軒笑。
張帆有一種感覺,那就是,他在的時候,林軒還是比較安定,他不在的時候,林軒的心情起伏波動大,他感覺到了,林軒對他的依賴。這是一種本能的感情呢,還是愛情,他分不清楚。他希望愛情的成份居多一些。那樣她就會早一天從傷痛中走出來,這不就是冷汀嶼所希望的嗎?他只能聽從她的安排。
張帆推掉了催促應職的約請,專心致志的陪林軒。在他看來能盡快的使林軒回複身心健康就是他的使命,沒有什麼事比得上她重要。包括事業,成就,金錢。
……
“不抱怨,不消極,不嗔喜,順其自然吧。這樣少一些煩惱。工作之外,經營好家庭,不是很好嗎,大家不都是這樣活著嗎?”陳小嘉語氣平靜放下杯子。
“這我愛聽,我呢,貌不出眾,錢也不厚,在家裡也就是老二。”楊照一臉幸福。
“這有什麼啊?再怎麼說,你是大男人,也是說了算。你還想怎麼出眾?氣質已經在中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