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什麼時候學的錙銖必較了?”
“不是,是環保,節約,淡泊。是我的思想境界提升了。”
“自媒自炫吧,你。”陳小嘉只有笑……
單薄的兩人被人群一擁而入,淹沒不見。直如一個水滴滴入河流。
………
橋兄,站在你的身邊,尋求片刻的安靜。
頭頂故鄉的雲,耳邊似有人不停的召喚,歸來吧,歸來吧,李濤怕敢去聽陳小嘉,楊照的呼喚。
曾經壯懷激烈的他賦閑在家中,每一天吃閑飯的澀滋味真個是度日如年,躲藏在家裡深居簡出不敢見到同學親友,怕他們看到他的落魄,他的無助。
怕見到父親愁苦的臉,怕自己瘋掉,索性端起鏡頭跑遍山山水水,過著落日我瘋狂,飛鳥兒知我心的野人一般的日子。
厚厚的幾本畫面,令他陶醉卻換不來半文錢。站在山頂俯瞰,他還是奢侈的吃著幹麵包飽腹。他不知道除了潛心追求藝術之外,他還有什麼?
……
日子如葉子一頁頁翩翩翻過,工作照常拍攝,鏡頭切換,光照運用自如,在他是駕輕就熟,每一個作品,都是在創造過程中的享受,日出的那美景,落日那時刻,都打動他的心,小草青青,每一朵花兒,鮮明的色彩,都生動在他的鏡頭裡。呈現出來的美麗,讓人怦然心動,熱愛生命。工作使人快樂,雖然製作的過程,不斷的醞釀剪裁,葉子的脈絡,都淺析出來,四時的變化,在他鏡頭下都會敏銳的捕捉到,這是一種慧眼吧。是一種細膩的本性情。
有電話打來,陳小嘉認真的聽著,“好的,嗯,我明白。好,好,我會做好,並盡善盡美。嗯……呵呵,秋景好啊。是了……”
他聽的專注,換到左耳,“秋天呢,在一年四季中,最是抓住人心的,初秋的清雅,中秋的淡涼,晚秋的滄桑,把人的心牽動起來,起伏不定,景色也悄然的變化的,葉子由深綠轉黃,再失了水潤,是不易察覺的變化,需要鏡頭去捕捉,因為世上沒有兩片是相同的葉子,每一個細微的變化,都會去表現出來,您要的是景緻,我們就做景緻的作品,這需求遠遠超過我拍化妝品,商業産品的好感覺,因為那商業性質的作品,是為了表現和迎和,不怎麼會打動我。而製作景觀,景緻,景象的提升境界,是我喜歡做的事,我會精益求精。我相信會切中您的審美情趣。”
電話裡傳來了清晰的聲音,“……我就說你是中流砥柱嗎?聽你說話都是賞心悅目,我很高興,年輕人,保持自己本真和激情,我相信你的作品會深入我的內心,謝謝。我看過你的作品,很能打動我,坦白的說因為,充滿藝術氣息,很能表達自我的細致感受,隨著你的心,就按照你的情趣去做吧。再見。等我下午到了,我們再詳談。”
“好的,再見。”
又來一單工作,他的目光分外有神采,根據需要,他要去拍攝秋景,足足打動人的秋,他知道怎麼樣去拿捏,把握,初秋的那一個最有神`韻的那個點和麵。
………
“你們的戀情有多大進展了?”楊照剛一照面,劈頭就問。
“你說什麼?什麼進展?”陳小嘉聽得雲山霧繞。
“還能說什麼?不就是你和茗茗嗎?傻子都看得出來。她對你含情脈脈的。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你不會裝不知道吧。”
“她呀。那是她的感覺,花自飄零水自流,不關我事。”陳小嘉整個事不關己的樣子。
“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你真的無動於衷?旁觀者我,說一句明白話,茗茗熱情奔放,條件又好,人家是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你可不要當面錯過了。”
陳小嘉搖搖頭,“蘆荻舞風,芰荷弄影的是你,你看好的人不等於我喜歡。”
“哈哈,提到茗茗,你就如臨大敵,別不以為然。”楊照故作嚴肅。
“stop!咱今天不是勸回李濤嗎?怎麼沖我來了?”陳小嘉提醒。
楊照開啟了手機擴音。三人你一句我一句開始侃侃而談發表言論。
“加急電報,李濤,李濤,回槐城,歸期定否?我等翹首望眼欲穿渴盼,今天你不會讓我們寒心吧?”楊照開始窮追不捨。
“是啊,李濤,我們熱盼你呢。想的怎麼樣了,見過爹孃就行了,好雨知時節咱不能原地徘徊虛耗時光啊?”陳小嘉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