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航只是問問,並不像具體去了解。
不過聽到銀髮說,長期居住的只有萬人,他感覺到,也沒多少嘛。
一個大學城,通常都是好幾萬人,比起這裡的城來說,簡直大了不知多少。
回到寢室,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最重要的部分,組裝。
當然,這已經不是他們第一次組裝了。
他們組裝過不少次了的,不過最後的結果,都不盡人意。
這一次,他們有信心,那是在上一次的測試當中,他們已經看到了模組上面傳出了火花。
是的,銅線圈上,與鐵棒交織的部分,在鐵棒轉動的情況下,發出了火花。
有火花的出現,代表,吳航的構想的成功的,只是還不夠完善,還需要更多的細節處理。
如果一點成果都沒有,他們也不會去想到吃飯這件事。
心中有股執念,吃飯哪有完成模擬發電機重要。
沒有洛鐵,也沒有焊絲,有很多需要連線搭橋的地方,都是硬解的。
這樣的連結效果,肯定是不夠好的,但不好,他們也得認,條件就只有這樣。
銀髮捏住銅絲,將最後一個地方擰緊,這一次,他們以一種更完美的姿態,將發電模組給組裝好了。
使勁轉動中間的鐵棒,整個模組就開始瘋狂運轉起來。
鐵與銅的摩擦聲響起,一股股火花,在吳航特意留出用來試探有沒有電的地方出現。
完美!
最後要連結的就是水車。
將水車連結上,將水龍頭開啟,水車開始緩緩轉動,鐵棒也開始緩緩轉動。
吳航想象中的模樣,終於出現。
然後,他就發現了不對。
這轉動的速度,不要說用來發電,就是手動都比它快。
一定還有什麼地方自己沒有想到,這樣的效率根本不能用。
吳航一邊思索一邊走,目光無焦點的在眾人臉上掃過。
然後,他看到了夜雲依。
然後,他想到了與夜雲依相遇的時候的畫面,那是被腳踏車撞倒的畫面。
他想到了腳踏車,想到了腳踏車上的齒輪。
一瞬間,他悟了。
他終於明白,為何這水車效率這麼差了!
他設計的時候,重點都放在發電模組上面去了,因為發電模組能發電,才是最重要的。
可因此,對於水車,他只是將其大致製造出來,只是能讓水車轉動就行。
於是乎,他忘記給水車安裝齒輪了。
在水車上安裝一個大齒輪,再在發電模組的鐵棒上安裝一個小齒輪。
這樣,大齒輪轉動一圈,小齒輪就能轉動很多圈,也只有這樣,才能提高發電機模組的效率,才有可能實現真正的發電。
接下來,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擺在吳航的面前。
齒輪,真的不是那麼好做的啊。
每個齒輪縫隙的間隔,齒輪的大小,都是很複雜的東西。
這個時候,吳航想到主廚大媽了,想到主廚大媽一巴掌將麥子拍成麵粉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