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傢俬通叛軍餘孽的罪名,已經被洗刷了,朝廷還了曹家一個清白。但是,作為罪魁禍首的淮安候府老侯爺,卻沒有為曹家,以及當年冤死之人償命。
皇帝是下令下面的人調查。
但是這麼多年,王家的勢力,到底是盤根錯雜,早已經深入朝廷各個階層。想要動王家,絕對沒有那麼容易!
朝廷還了曹家清白,證明曹家當年沒有私通叛軍餘孽,當年的刑部和督辦這件事的淮安候府老侯爺,判錯了案子,冤枉了曹家。
而曹家乳母兒子交上來的,曹瀚的“絕筆信”,以及那些證明王家跟叛軍餘孽私通的證據,並沒有扳倒王家和淮安候府的老侯爺。
那些證據是真的,不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這麼算了。
這件事情已經引得天下盡知。
所以,他們需要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最後,王家“壯士斷腕”,交出了一個“吏部尚書”,也就是王辛雨的父親出來頂罪。
吏部尚書主動認罪,再加上是“被下人矇蔽”,當年跟叛軍“接觸”,也沒有給朝廷造成什麼“實質性”的傷害,只是私下有接觸……
曹家的案子,也是底下的人“擅自做的主”……
等等因素下來,吏部尚書被革職流放。
家裡被抄家,家產充公。
而淮安候府的老侯爺,也以“督辦不利”,自請回東夷老家養老,不再過問朝廷中事。
……
最後,王家以折損了一名吏部尚書,淮安老侯爺回老家養老,做了正整件事的結局。
自這件事情後,王家也趁勢開始“韜光養晦”。
王家在京城的勢力,也迅速地向王丞相和王皇后靠攏,讓出了一些位置。
皇帝面對“主動示弱”的王家,自然是高興的。
趙煦和流雲白也藉著這個機會,分割了王家退出來的位置。
王氏一黨低調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