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鉤的訊息上說徽城大軍已經出城往薊城方向來,慕北陵不做怠慢,親命武蠻率破軍旗前去相助。
這一日,匆匆而來的大軍東進。
三日後。
破軍旗司馬先鋒羊蒙飛馬來報,“夏涼大軍被阻薊城之外,武將軍率人繞過夏涼大軍,奪回徽城,現正困夏涼軍於徽城薊城之間。”
慕北陵問皇甫方士該黨如何。
皇甫方士道:“敵軍既無糧草亦無援軍,可困於原地,待糧草盡是自會敗陣。”
慕北陵以為然,命羊蒙按計劃行事。
不日,捷報再傳,夏涼十八萬大軍士氣全無,林鉤武蠻前後夾擊,破敵於薊城外三十里。
慕北陵大喜,急發軍令攻下襄硯。
然襄硯經過上次破城事件後城牆重鑄,牢且固,武蠻親率十萬大軍強攻七日,於八日晨拿下襄硯,遂命人傳信薊城。
同一刻,臨水尚城皆來書信,虎威大通賊人悉數被俘,二城成功解救。
薊城令尹府中。
慕北陵手握書信顫抖不已,西夜一統之事十之八九,唯獨北疆襄硯尚無音信,回想那日與慄飛所言,欲加派人馬解北疆之危。
皇甫方士道:“眼下國中雖諸事皆定,卻三軍勞頓,主上須得養精蓄銳才是。”
慕北陵道:“隴源已成南元板上魚俎,若不解決此事,北陵心有不安。”
皇甫方士略加思索道:“如此,主上可遣雷天瀑五萬人馬先行,臨水之餘隴源近於薊城,且慄飛自有七萬人馬,可發書雷天瀑,命其萬事以慄飛為主,想來憑慄飛先天之勢,可成功擋下南元大軍。”
慕北陵點頭道是。
皇甫方士遂擬書一封,急發臨水。
且說東線戰事畢,大將林鉤出薊城往襄硯駐守,武蠻留下孫玉弓於徽城駐守,帶人餘軍返回壁赤。
中秋日,令尹府中鑄高臺,少年破虜身著黃紫衣,頭戴紫金高冠,登臺行弱冠之禮。慕北陵親自主持,點水三次,頭一,臂二,謂之:“翩翩豎子,今得黃天厚土之見,履行弱冠,來日踏山行水,望及功比尹周。”
連破虜歸於臺中,三拜天地,回身時拜於老頭。
老頭淚崩,得徒如此,夫復何求。
壁赤事畢,慕北陵帶三軍回朝,少年老頭亦緊隨之。
至朝中,左相陳直統領有方,出富國安民之策,德廣天下。
十月底,隴源傳來佳音,慄飛雷天瀑成功據南元大軍於大英山外,南元鄭王暴怒,發詔天下,謂之:“西夜大王無德無信,發國書而不履行承諾,望諸國出兵討伐。”
慕北陵得訊息時恐受八國之難,告於皇甫方士。
皇甫方士勸其無憂,道:“鄭王貪婪天下皆知,前出征朝城勞民傷財,眼下無報,自然惱羞成怒,其所書諸王自由斷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