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元直聽到郭奉孝舉薦自己也是精神一震,“主公,元直願隨軍出征”。
劉玄德看著眾將,微微一笑;“我親自領軍出征,寇封為先鋒,徐元直為隨軍軍師”。
太史子義聽了有些驚訝,原以為劉玄德派出軍隊隨他解圍已是不易,沒想到居然親自前往,看來孔北海沒有看錯人啊。
“主公,怎可輕離平原”崔季珪聽得庫劉玄德意欲親自前往,連忙阻止,身為主公怎能輕易出動呢,您老人家應該坐鎮平原才對呀,雖說劉玄德不老。
“主公乃青州刺史,不去,則此師無名”荀公達頭也不抬的接著奮筆疾書,創業初始階段總是很辛苦的不是,要是沒事做,才是更可怕啊。
崔季珪聞得此言便安靜了下來,他也不是笨人,其中利害,荀公達已經講出,他稍作思考便也可以領悟了。
“多謝將軍救援,子義感激不盡”太史子義知道劉玄德真的要親自前往也是十分感激,這下就可報孔文舉之恩了。
劉玄德微微笑了一下“孔北海與我有舊,自當親自前往救之。”
隨後劉玄德便下令整軍,平原的軍隊已不可思議的速度集結了起來,劉玄德親自領軍,寇封與趙子龍為先鋒,一方面是先鋒,一方面也是照看一下寇封,以趙子龍的實力,應該沒什麼大問題,只要寇封不要自己作死就行了,不過寇封也不會去作死就是了。
劉玄德,張益德,關雲長為中軍,啥,你說後軍,打黃巾需要後軍,黃巾從來不講計謀的,正面懟就是了。當然許仲康也在中軍領著自己的許家漢子守衛劉玄德。
徐元直作為隨軍,也是一起出徵了。
荀公達和郭奉孝,以及崔季珪簡憲和則是留守後方,繼續處理政務。
這一次,劉玄德幾乎傾巢而出,三萬餘精銳盡數出擊,平原只留少數兵士守衛,這不是劉玄德心大,而是此次不同於討董之戰,那一戰有人可以趁其不備藉助借朝廷的名義攻伐平原,當時分為討董,中立,和西涼兩個陣營,保不準會有人從中立跑到西涼陣營,但是這次劉玄德出兵討伐黃巾,若是有人趁機兵出平原,那就不一樣了。
天下諸侯幾乎已經預設黃巾必討,若有人趁著劉玄德出兵的時候偷襲平原那就會受到天下人的恥笑,更是人人得而誅之了,所以在這個大是大非的政治問題上是沒有會犯傻的,況且這個時候周圍有能力來平原的現在都沒時間,都在忙著自己的事情。
所以劉玄德也是放心的領軍出征,若不是安全,郭奉孝和荀公達可不會讓自家主公出徵的,荀公達可是求穩之人,不到萬不得已是不可以兵行險招的。
寇封居於前鋒,趙子龍和太史子義居於左右,寇封正與太史子義交談。
“不知令堂是否安好”寇封微笑著上來就放出了大招,這個時候的孝啊,可是相當重要的,沒人能夠不孝而有成,連孝都做不到你還談什麼成大事,別說了,誰都會看不起你的。
“少將軍怎知家母…”太史子義有些吃驚,著寇封是平原怎知自己家的事情,還知道自己的母親。
下一刻太史子義就反應了過來,有兩撥人救濟自己的母親,一波是北海太守孔文舉,另一波也很明顯了,就是眼前的劉玄德之子,寇封了,真是有些奇怪,自己的名聲已經傳到這裡嗎,劉將軍年紀不大,少將軍也這麼大了啊,感覺每次他們父子的組合都要被人奇怪一下。
看著太史子義有些奇怪的眼神,寇封知道這又是一個懷疑自己身份的人,“子義,我乃父親義子,若非父親相救,早已暴屍荒野了”。
太史子義也是明白了,原來是這樣,看來也是有恩必報之人,很對自己的胃口,既然劉玄德已然出兵,那就意味著孔文舉之恩已報,那麼剩下的就是眼前人少將軍的恩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