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虧空也是越來越大,照這樣下去,說不定哪天國家財政就會瞬間崩潰。
如今天子剛剛登基大半年,國庫收入就有所好轉,朝堂上下運轉順暢,辭官的少了。
他們這些輔政官員也是與榮有焉,終於不用再面對世人的指責和謾罵了。
或許天子使用了一些他們不知道的手段,但是面對多年的財政赤字有所好轉,也沒人再去關注那些細枝末節。
畢竟朝廷補足了以往拖欠他們許久的俸祿,天子還賜下了賞賜,他們也都落下了實惠。
可喜可賀!
“臣等為陛下賀,為大漢賀!陛下萬年,大漢萬年。”
所有官員紛紛開始道賀,財政有了好轉,國庫有了存糧、餘錢。
他們的壓力也就小了許多,只要接下來的幾年按部就班下去,國力恢復也就指日可待了。
“哈哈~朕與諸卿同賀!”華耀也是滿面紅光,站起身來與文武大臣同賀。
稚嫩的臉龐,明亮的黑眼,爽朗的笑容,這是華耀登基了大半年來,最最開心的一天。
雖然這點結餘相對於大漢這個龐大的國家來說並不多,但這也是一個良好的開始。
拼盡全力掙扎,手段齊用之後的成功,無疑最能堅定信念。
“尚書令!”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臣在!”
“尚書檯擬旨,將今年賦稅收入公佈天下,朕要與眾卿和天下臣民一同慶賀!”
天子大袖一揮,並宣佈今晚舉行皇家宴會,文武百官以及士人大儒皆可參加!
長樂宮,朝堂之上的熱鬧似乎並未影響到這裡。
身為太后的竇妙已經多日未曾臨朝,一應政務也不再多過問。
在女官的服侍下,每日裡或是幫助指導尚衣局製衣,改良款式,或是在後園種花種菜…
偶爾應朝堂需要,召見一下朝堂官員的女眷入宮敘話,使得深宮之內的生活,也不再顯得無趣。
就在前幾日,華耀過來吃飯時提及了侍中大夫荀爽。
竇妙一下子就明白到了華耀的用意,所以才將陰氏詔到長樂宮以示皇室對荀氏和陰氏的友好。
竇妙看著略微拘謹的陰氏,明媚笑道:“荀夫人乃陰氏名門之後也,姿容端莊,才廣博識,汝夫慈明先生亦是。
慈明先生之父,乃儒學鴻儒、知識淵博、不拘一格、扶危救困、教子有方。
荀氏,書香門第。”
“多謝太后讚譽!”
“不必多禮。”竇妙讓陰氏安坐:“咱們隨意閒話罷了!”
但她腦海之中,卻有荀氏的史料。
荀淑,漢代潁川荀氏的代表人物之一。
潁川荀氏,是漢晉士族的主要代表家族之一。
荀氏家族載入史料的人物多達一百多人。
荀淑是先秦儒學整合大家荀子的十二世孫。
荀子對於儒家思想的發展貢獻,主要是在人性問題上。
他主張人性有惡,強調後天的教育和環境對於人性的影響。
華耀和華昭是相當認同這個思想觀點的。
“荀神君先生生有八子,個個文采飛揚,合稱為“荀氏八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