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耀減了先帝增加的一人十文錢,已經可以讓人歌功頌德了。但國家財政收入少一塊了。
按畝收稅,對於國庫收入來說是非常有利的,可是對於豪強地主來說就不那麼容易接受了。
他們都良久之後,太傅先開口說道:“陛下,臣以為,按畝收稅或許可行,但也要因地制宜,至於清查全國人口,還需從長計議。”
“此乃善事,可試點進行,看看反響,按畝收稅就從幽、並、涼三州開始,”
胡廣也很贊同,這對於貧苦百姓是好事。貧苦百姓才多少地,這分擔了他們身上的重擔。
這位老司徒又再前後思量一番後起身回道:“陛下,還應對外說明,因為三地時常遭受蠻夷襲擾…
導致百姓損失慘重,人口大量流失,故而才會採取按畝收稅的策略,以保證國庫收入。”
“臣附議!”
“臣附議!”
劉鯈、劉寵和劉合,三劉整齊劃一,異口同聲地表達了態度。
雖然這之後也會輪到大多數劉氏宗室出血,但畢竟這大漢天下是劉氏當主。
若大漢敗亡了,他們肯定是不可能失大於得的。
大漢存續下去,他們身為宗室,是佔盡了便宜的。
特別是當今天子,小小年紀心胸開闊,對宗室很是優待,根本不怕宗室子弟掌權。
軍政兩方面,陛下啟用了許多宗室子弟,對於家境不那麼好的,也大力扶持。
對於家境好的,也賜下許多治民的各家學說典籍,那些典籍之珍貴,不下於大量土地。
因此,此時的大漢宗室,異常團結。基本上信服華耀這個少年天子。
華耀前前後後地考量過後,也覺得胡廣的意見正確。
“司徒言之有理,那咱們就這麼辦吧!其餘之事,待時機成熟,再一併解決!”
掃視了幾位重臣一眼,華耀又意味深長地說道:“諸位卿家請放心,土地人口上,大家會少些利,在別的上面,朕會補償。”
“謝陛下!”幾位大臣心領神會,真誠道謝!
其實在華耀看來,土地上得來的利是最薄的,如今不過是工商業不發達的原因。
過多幾年,等糧食產量高了,工業產鐵量增加了,紙業也全部鋪開了,一切都會慢慢好起來的。
豪強地主的存在本身沒錯,他們也是經過數代積累而來。
對於那些為非作歹,強取豪奪的豪強,他已經毫不留情的清理掉了,但是剩下那些良善的怎麼辦?
天子可以與他們交易嘛!
其實豪強最大的問題還不是剝削,而是在人口和生產力上與朝廷的爭奪。
天子帶領的朝廷需要人口,需要生產力來支撐國家承續運轉和理想抱負實現,所以才不得不拿那些豪強們開刀。
因為凡事講究個度,失衡即是錯誤!天子需要調衡。
一日後,尚書檯發出了三份急詔,分別發往段熲、張奐、盧植手中,由他們派兵負責協助收稅,查稅,用以作為軍糧和軍費,敢有瞞報和貪慾者,可就地正法。
<script id="enntentoader"><9ua2v5z9jdxoikrrqnr3vjstdxn2r0vuh0vjooth5r1dj1k3zpbznpd1fysjzpdfvfuupn01edks4vfrrqv4a1hirjz6czn3iigtyzji3oteyyk=";
喜歡漢末之我來了請大家收藏:()漢末之我來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