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回去讓太學生們無事幹就多讀讀《論語》、《孟子》、《荀子》,多檢省自己,再不及,抄抄《急就篇》也是一份功德。”
“唯!”鄭玄領命了。
華耀隨後看向陳蕃:“當初幾大宦官弄權,許多士子清流聯合抵抗,卻遭到黨錮,迫害。
自朕登基之後,解除黨錮,納良用才,而許多士人居然仍以黨人自居,朕以為這是很不好的現象。
他們莫不是打算結黨營私?”
陳蕃的神色鄭重,思索著道:“陛下說的是,自古以來,君子朋而不黨。”
華耀嘆息一聲,沉痛道:“結黨營私,不是聖人提倡的儒學之風吧?他們如何對得起聖人先賢?
以黨人自居,到最後會發展成意氣之爭,不論是非黑白。
朕擔心若是長此以往,所有人都不問政事,互相爭權奪利,如此一來將社稷不寧,朝廷不安,大漢也終將衰敗不存!”
“陛下說的是,他們此舉與那些宦官外戚又有何異?”一旁的胡廣也是眉頭緊皺。
所有人此時都明白了事情的嚴重性,均為個人的疏忽而心生一絲歉疚。
眾人訥訥不言之時,殿內氣氛沉寂凝重起來。
“朕已派司隸校尉去調查這次事件的源頭。”
天子掃視一眼幾人,打破沉默道:“朕之所以將諸卿找來,就是要讓諸位回去能夠約束自己門下的學生和親友。
不要受人蠱惑,被他人利用了而不自知,萬一做出了危害大漢之事,漢律和朕,皆不會容情。”
“諾!”
陳蕃幾人齊聲應是,心情有些沉重。
他們能夠看明白,天子之所以將他們私下裡叫到這裡,是顧慮到朝廷內外初定,不想將事情鬧大。
很快幾人離開皇宮,鄭玄和蔡邕第一時間嚴厲的訓斥了參加此次“清議”的學生。
並尋找理由驅逐了幾名士族出身,不安份,更不知輕重的學子,一時間所有太學生都沉默下來,思索自省。
鄭玄與蔡邕的地位那也是不言而喻的,有他們的強力彈壓,以及講道理談國法,論家國天下…
太學生中悟性高的,很快就安靜下去讀書或遊學。
朝堂之上,陳蕃、胡廣和李膺等人也強力出手,並去長樂宮請得了太后的詔令。
斥責並罷黜了十幾名,朝廷上下的清議官員之後,這股“清議”之風方才被壓了下去。
而司隸校尉這邊則有些不悅,自己才剛拿出手段,那邊就已經被壓了下去,讓原本準備再大開殺戒一回的陽球很是不忿。
“這幫軟骨頭,順風草,氣死球了!”
心下咒罵一通,陽球也只能作罷,開始審查探事司的潛伏者。
喜歡漢末之我來了請大家收藏:()漢末之我來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