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也的確年少就敢出去伏殺匈奴人,鄉鄰和匈奴人都言呂布乃是霸王轉世,力大無窮天賦異稟。
直到他十歲生日那年,一位自冀州而來的老者,聽聞了他的名聲過後,於是登門拜訪。
他見到了自己過後,思索了半天,才道,想要收他為徒。
那時的自己未遇對手,已經升起了一股驕矜之氣,不想拜師了。
他以為,天下間已經無人能夠再教他任何東西了,而這個將死的老者更是不配做他的師父。
對於自己的驕傲,老者只是淡然一笑,並且告訴他,只要他呂布能讓他腳步動了,就算他輸。
老者輕描淡寫的態度,無疑是對自己的輕視。
自己當時將之視為一種羞辱,於是含怒出手。
可是,無論他使出什麼樣的攻擊手段,都被老者輕鬆化解。
自己引以為傲的天生神力,精通的殺招,卻怎麼樣都無法打中老者的一片衣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所有的招數,在老者看來就是少兒玩鬧的把戲。
十天過去,未曾讓老者動了一下步子的自己輸得心服口服,頓時跪地叩首,敬酒拜老者為師。
這老者便是師父李彥,玉真子門下首徒,與童淵師叔是師兄弟。
童淵師叔有天下第一槍的稱號,師父李彥有天下第一?稱號。
可惜,自己至今未有一杆合適的戟。
隨後在徵得父親同意之後,自己便跟著師父到了冀州學習武藝。
這一走就是四年,四年來,師父因材施教,不斷的熬練自己的筋骨氣力,教他基礎?法。
師父教導自己,言學會了最基礎的東西,方是根本。
自己之所以會被他打敗,那是因為修煉不到家,沒有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路數。而且也是年紀尚幼的關係。
武學除了講究天賦,最重要的還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子才行。
在師父看來,他自己的戟法乃是中正平和的路子。他學藝只為了武道,而並非為了殺戮。
而天下將亂,師父言自己的建功之心甚強,且最為適合自己的,是那種一往無前的剛猛殺道。
大開大合,一招殺敵才是適合他呂布氣勢的風格。
而自己也遵從師父之命,再次認真從基礎練起,僅僅四年便有了長足的進步。
即便和師父對戰也不再顯得那麼無力了。漸漸的,能讓師父必須挪動身體避讓了。
自己的進步讓師父驚歎,更讓他驚歎的是,自己不僅?法精妙,就連弓箭之術也極為高超。
師父嘆:自己是為戰場而生的猛將!
師父那時審視著自己的面相,言,若徒兒只是甘心為將,必有一番天地。
若不甘心,恐無容身之處。
師父的話,自己那時候聽了不明所以,還道:我當然甘心為將。
難道,師父那時看出天下有變嗎?
可是,如今的陛下…是個很英明的陛下。
而且,華昭姑娘說陛下是她的師弟,拜託自己輔佐。
陛下前些日子封了自己為虎鑲軍的飛虎將軍。掌管特種營,屬於陛下的親衛部隊。
呂布左想右想也想不通師父那時候的話,什麼時候再見師父一回好了。
可惜了。
那四年時間,師父將自身所學全部傾囊而授,然後便將他趕下了山,並且言明,他們的師徒緣分已盡,以後不必再見。
師父道,這只是他殺伐之路的開始,想要武藝更進一步,只能靠他自己在戰場領悟。
於是,他拜別了師父,下山返回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