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們需要識字、讀史、習兵書,甚至在功成名就時可以根據自己的作戰經驗著寫兵書。
而且著寫兵書、教導徒弟、指點同行,都可以說是在傳道。”
“再說朕,朕原來讀書習文,選的是修文道,原為臣子,還在修習臣屬之道,後被奉為天子,身份改變了,就又修習帝王之道。
再為了統治萬民,朕又加上了習武、讀兵法戰略等,這應當可以算是修武道了。
所以,做為君主的朕算是多道同修。爾等以後當將軍,也應該要多道同修才行。”
“我明白了。”文聘思索著高興地道:“我想當將軍,主修應該是武道和臣屬之道,輻修文道。”
“對。”華耀點頭,豎大拇指誇讚道:“文卿聰明。”
“嘿嘿~”文聘不好意思的笑了一笑,道:“不是下民聰明,乃是陛下釋義清楚的原故。”
眾人皆點頭。
張道陵抬頭看向華耀,神色謙卑的堅定道:“多謝陛下,老道明白了自己的身份和應該要做的事情以及修習的道法。”
“哦?”華耀好奇了,“汝說來聽聽。”
張道陵起身行禮後道:“正一道的道義,原本就是為了守護天下萬民。亂世出,而盛世隱。老道會一直遵守。”
“老道在當下宣傳守護之道時建道觀,有能力的情況下為流離失所的民眾施粥施藥,宣傳朝廷的國法,讓他們勤勞地開荒墾田。”
華耀欣慰地點頭,思索著道:“朕認同了正一道的道義。朝廷也應當尊重爾等的傳道。”
“這樣吧,朝廷現在成立一個道錄司,張卿就充任第一任道錄司令,算五品官。
管理大漢的道教徒眾,宣傳道義的同時禁止民間的淫祠淫祀。”
“嗯~”華耀沉吟片刻又建議道:“朕允許汝正一道在洛陽東的白馬寺旁邊建造一座道觀,觀名叫做清風觀。”
“銘記傳承三清道祖‘盛世隱亂世出’的清醒理念,和咱們的百姓之祖,風姓始祖、人皇伏羲和媧皇的思想,守護華夏民族、發揚華夏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
“爾等讓道徒必須先學習朕著作的啟蒙典籍《三字經》和《百家姓》,再學習道家老子的文章《道德經》,莊子的文章《逍遙遊》等。”
“張卿有事情時可以直接進宮拜見天子,或者,也可透過尚書檯呈遞奏章給朕。如何?”
“謝陛下!”張道陵跪下、叩首,向天子行了一個大禮!
“起吧!”華耀說到這裡,吩咐張讓搬來住在寒士館的寒士抄寫下來的幾十本《三字經》和《百家姓》,交給張道陵。”
《三字經》是在原版上經過了刪改而成的。將漢以後的內容刪掉了,不合時宜的則改了,使之成為新版《三字經》,但是其精髓內容並未改變。
比如:原版中的‘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變成了‘荀神君,有至德,教八子,名俱揚。’
‘光武興,為東漢。四百年,終於獻。’這些不合時宜的句子肯定就要刪掉。
“陛下,下民亦願意宣傳太平道‘致太平’的道義,或者陛下制定教義,下民為陛下安撫教化黔首們。
大漢十三州,地域廣闊,若是隻讓張道陵他們正一道傳道,忙不過來的。
不如這樣,他們那一支的在河南傳道,下民這一支的在河北傳道,兩不…”相擾。
張角一直傾聽一直在思考,到此時,見陛下已經分派好了給張道陵的職務、任務,卻沒有自己什麼事情,情急之下,撲跌而出,跪在地上陳述事實。
喜歡漢末之我來了請大家收藏:()漢末之我來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