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完,華耀掃視了大家一眼,這裡面關羽的家庭背景最不好。純粹的平民出身。
母早逝,三年多來跟父親相依為命。好在其父有些武勇,家裡也有十幾畝土地,勉強可維持生活。
而戲平戲忠則是出自寒門,父母在世時的日子還可以。只父母相繼生病去世就徹底拖垮了一個家。
不過,寒門也是屬於士族,他們也知書識字,容易獲得一些世家士人的一點善意資助。
鑑於劉備和關羽皆是在單親家庭,華耀發善心,徵劉備母親盧氏隨著一起到了洛陽,在華昭以師兄這個身份置辦的宅子裡當內管事。
不知道這樣情況下的劉備以後會長成什麼樣。希望他依舊能夠成長為一個英雄。
關羽的父親關山也被徵來了,則是在那宅子裡當護院。他們逢五日一休沐,其時可以出宮去與父、與母見面團聚。
這裡面,六歲多點的關羽才剛識字不久。還是個內斂不善多言的小小孩童。
也不知道他能不能聽懂先生們的照本宣科。
華耀派人徵召他時才讓小黃門帶給他二本啟蒙書,一本是時人學的《急就篇》,一本是《孝經》。
唉,只能靠他自己私下裡多多努力了。希望已經識字的劉備、戲忠能夠主動幫助他。
深深地看了伴讀們幾眼,華耀手一招,高聲道:“好了,時辰將至,咱們去前殿上學。”
帶著伴讀們進了前殿,曹操、荀彧、荀攸已經到了,正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溫書。
他們見了皇帝趕緊起來規矩的行禮,行禮的動作舒緩有度、姿儀甚美!讓人賞心悅目!
“卿等不必多禮!”華耀擺手叫起。
隨即走到自己的書案後,拿起案几上的銘牌,輕輕晃動著對進教室的伴讀們道:
“看這裡,這個是銘牌,每張書案上都有,上面刻著個人的姓名,個人找著自己的名字,在自己的位置上就座。”
古代教室是書案蒲團一組,分兩列豎排,一列五組,中間的過道都可以並行二人。
華耀的座位在最前方的中間,與先生的書案面對面。
曹操、孫堅、荀攸、戲平、文聘幾個年紀大的座位在前,劉備等年紀小個子矮的幾人反而在後面。
華耀是擔心沒有入過學的幾個小不點害怕先生。
讓他們坐前面會緊張不安,從而學不進去知識
讓他們在後面,而前面有高個子檔著,給他們心理上的安全感。
他們可以聽先生講,也可以按自己的進度來學習。
反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書,啟蒙書加四書五經。
這些經書,都是華昭偷摸去太學裡抄回來的樣本。然後,華耀以此來練字。
全部只有經文,沒有註釋。學生們全靠先生講經和自己揣摩。
很快,侍中大夫楊賜楊伯獻拿著他的家傳經書《歐陽尚書》到。
楊賜教學就是領著讀了二遍,然後講個他理解的大概意思。
華耀聽的雲裡霧裡,先生講的跟他理解的有些出入。
咋說,他前世已經讀研,雖然不是文科,但語文也是必須要學習要考試的。
這《歐陽尚書》比之古文《尚書》,夾帶了太多私活。
華耀已經可以過耳成誦,會背誦後,想著,算了算了,我瞭解個大概意思就行,不必跟古人死磕。
喜歡漢末之我來了請大家收藏:()漢末之我來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