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政殿。
朝會開始,一番論政過後,到辰末,近吉時,宜行嘉禮。
竇太后突然宣佈,請在堂的眾位朝臣做嘉賓,移步宗廟,見證並慶賀她於此日吉時為皇帝陛下加元服,舉行加元服禮。
加元服禮,即是冠禮。
這代表太后認為皇帝陛下長大成年,足可擔當國之大事,她將還政於皇帝,不再垂簾聽政。
《禮記》有云:“冠者禮之始也。”
華夏文化是禮儀的文化,而冠禮是禮儀的起點。
冠禮屬於嘉禮的一種,舉行冠禮表示男子成年,是新的成人第一次踐行華夏禮儀的起始。
一般家族,男子行冠禮後便可以成婚,可以參與家族的各項事務活動。
按照周禮,男子二十歲方行冠禮,不過,這只是一般而言。
若是遇到特殊情況,譬如失父的男子,譬如身為天子諸候為早日執掌國政,便提早行冠禮。
傳說,周文王十二歲而冠,周成王十五歲而冠。
所以,竇太后要提早與皇帝加冠行冠禮,眾朝臣不便反對,也不會反對。
十日前,竇太后已吩咐太常擇了吉日,宗正、太史等禮官做好了舉行嘉禮的準備。
因為皇帝早已經戴了天子冠,所以在太常的主持下,眾嘉賓就眼見一件以明黃為主色的薄絹九龍袍服被太后為陛下穿在了身上。
竇太后(華昭)併為此唱了一段祝詞,始加元服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幼字,順爾成德。壽考惟祺,介爾景福。”
薄紗似的衣服一上身,華耀感覺暑氣盡褪。
淺淺行禮以謝太后,嘉賓。
竇太后跟著又進行二加,又披一件以大紅為主色的九龍袍服在皇帝身上。
再加曰:“吉月令辰,乃申爾服,敬爾威儀,淑慎爾德。眉受萬年,永受胡福。”
再又行三加,最後一件以明黃為主色,九龍似騰飛在天流光溢彩的禮服披在了皇帝身上。
三加曰:“以歲之正,以月之令。威加爾服。姐妹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黃老無疆,受天之慶。”
竇太后(華昭)端詳著越加俊美的弟弟,欣慰一笑。
“茲爾加服以畢,朕為爾取一美字,華耀也!”
華昭聲音清越,略加神威而宣言以祝:“爾名為宏,宏有偉大深遠之意,華有物華之美,人華之麗,耀乃光耀。
望爾如名字,偉大光正,望爾治理下的大漢,我華夏,可以光耀萬世。”
“謝母后(長姐)!”華耀深深跪下,大禮參拜!
眾嘉賓只覺太后的這道清越的祝願如洪鐘大呂般震醒精神,莫不敬服。
隨著太常的一聲“禮成”,這次嘉禮結束。
皇帝、太后領著眾嘉賓回北宮飲宴。
~~~
“子美,洛陽城不愧是京都,竟如此威嚴肅穆,如此祥和安寧。汝看,百姓們臉上的笑容…”
“是啊,文優兄!”
雨後的黃昏時分,馬騰、賈詡、李儀、李儒等,一行人站在城陽城外四下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