驃騎將軍府,由於陽球的大肆抓捕,使得許多人求上門來。
竇武在書房裡翻著一堆堆的名刺,心中頗無奈:“這對本將軍的威望和名聲都有不好的影響啊!”
於是,一聲令下,召集府中幕僚們到外書房來議事。
看見竇武的臉色陰沉的似要起風暴,幕僚尹顯安審慎著發言:“竇驃騎,於抓捕貪官汙吏之事…
陛下既已特的下命令車騎將軍率領羽林軍輔助司隸校尉,顯然是預料到了今日之局。
且,天子極為重視此事,咱們只能暫時順應天子行事。若有別的行舉,被人捉住了把柄,卑下恐驃騎將軍無法向陛下、太后交待。”
“顯安此言有理,但陽球此獠與吾曾有過節,且他乃眥睚必報之徒,又是中常侍程珪的女婿…
吾與宦官之間的仇怨多矣!不過,吾最為擔心的倒不是他會投向宦官,因為陛下不是先帝,會壓制宦官的權力。
吾如此憂懷,乃是因今日太多求上門的名刺,吾若不相助他們一二,怕是會落個薄情寡義之名。
後日若是吾有甚難處,恐也無人相扶。
思來想去,吾有些不知如何是好矣!故求教諸位有才之士。”
竇武一臉為難之色,既惱恨於陽球行事過狠,又有些怨陛下給予陽球太多權力。
而且,陛下和太后不繼續對付宦官就罷了,居然讓宦官的女婿陽球當司隸校尉,還派兵輔助。
女兒、便宜外孫與自己果然不是一條心。
“將軍不可伸手扶助他們。”尚書郎荀悅急忙阻止道。
“哦?仲豫有何見解?”竇武期待地看向這個著名的少年才子。
“竇驃騎,整頓吏治,乃是陛下和將軍、太傅等三公一起定下的國策,不只是士人、百姓的眼睛關注著,更是關乎大漢的國運。
若是將軍站出來為那些犯事之人說情,豈不自己否定了自己早前的建議、功績。
這有損將軍清名,嚴重些,以後大漢出現了甚不忍言之事,恐將軍被推出…以平天下人之怒。”
一向注重名聲和相信讖言的竇武不由皺緊了眉頭:“仲豫言之有理,只那陽球實是可恨了些,吾該當如何?”
“竇驃騎,那陽球與太尉李膺相好,李膺與太傅陳蕃又相好,您與太傅之間也不錯。
除您之外,他們三人也不僅深得陛下信任,更是被倚為臂膀。
若將軍出手針對,不只會惹惱太尉、太傅一黨,且會落得打壓天子權威之名,還請將軍深思。”
為一些犯事之人而得罪天子、士人,值否?
荀悅的這番話不由讓竇武舒展了眉頭,眼看眾幕僚也果然順著此話去思索了。
是啊!天子雖年少,卻是有勇有謀。身為大漢之臣,實不宜與天子對立。
儘管眾人不知如今天子與竇武這外戚還有合作協議,但都覺得為些犯法之徒不值得犧牲那麼大。
竇武心裡當然不會去為那些棄子而犧牲與天子的合作。但是為了不在這些幕僚眼裡顯得薄情寡義,只能演繹一番。
“天子對吾也非常信任,且私下喚吾做外祖,吾的確不願走上與陛下對立的位置。”
竇武一臉的猶豫,不知如何是好,一副左右為難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