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通知麥收以後,地裡當種甚種甚,不知道太傅和大司農還有何不同意見?”
太傅陳蕃、大司農劉寬都知道大漢如今的狀況,知道陛下心憂官倉糧食缺少的問題。
查抄貪官汙吏的家產,其中沒有提到糧食。是因為現在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糧食抄出來就低價半賣半送給了洛陽城和周邊的饑民。
他們或食用或當種子,種在又重新分配回他們手中的田地裡。
“陛下重視農事,乃是百姓之福,大漢之幸。臣以為,陛下應效仿孝文皇帝和孝景皇帝,率領百官親自下田參加夏收,以示重視。
同時裁減宮內開支,釋放多餘的宮女雜役,鼓勵節儉。”
華耀聽了點頭,“太傅說的乃是興國之言,朕自當採納。以後,卿等也監督朕的言行。當朕有不妥之舉時,卿等可直言勸誡。”
“陛下英明。”
陳蕃見到這樣的少年皇帝,老懷大慰。要知道他的建議雖然看似簡單,但歷代皇帝做到的少。
而且皇帝不僅接納良言,還讓朝臣監督,無不說明他是個具有仁、智、禮、義、信等美好品德的賢明之君。假以時日,超越孝文皇帝也是大有可能。
而一旁的司徒胡廣、司空劉鯈,大司農劉寬等對皇帝也是刮目相看。
“太傅過譽了。朕還欲將西苑收拾些地方出來試種新作物,不知妥當否?大司農認為如何?”
劉寬回想了一下西苑的大片花圃,收拾些一二片不礙事。
“妥。陛下親自試種麼?又是何良種?”
“因為種子珍稀,朕帶著一些內侍親自試種。說是叫玉米。”
華耀說到這裡,讓左豐取出那包二斤左右的玉米種子開啟給幾位大臣瞧。
“此乃朕師兄在太行山中尋到幾株,趁其成熟了方帶回來,託張讓捎進宮,朕明日方召見師兄。”
幾位大臣見到黃澄澄似玉粒的糧種,皆頗覺稀奇。
華耀看著他們的反應,則想著長姐的身外化身可以正式登場。
說完夏收和玉米良種之事,華耀又問司空、司徒:“各地舉薦的學子將到洛陽了麼?”
司徒胡廣:“洛陽周邊的,已到。鴻臚寺的驛館已安排妥當。”
華耀:“善。”
“有無發生欺壓之事?”
司空劉鯈:“無。臣有派屬下御史下去走訪。”
“如此,朕心安矣!”
關心完學子,華耀又關心自己的生意:“少府,朕早時安排的胡凳胡床這些傢俱,賣出了多少?”
少府早有準備,掏出賬本親自呈上,“陛下,請御覽。”
華耀接過先大概掃了一眼賬上的數目總價,點頭道:“不錯。”
轉頭瞥見太傅、司空不大讚同的目光,華耀又苦笑著對其他幾位大臣道:“諸卿莫要嘲諷朕行商賈之事。大漢如今的情況,爾等比朕更清楚。
庫裡無錢,倉裡無糧,朕不行商,不掙錢,無以維繫朝廷運轉。所以,天下有甚罵名、誤解,朕也只能一身擔下了。”
“臣等之罪!”幾人請罪是請罪,也沒人說捐款幾兩金。
“卿等不必請罪。”華耀擺手制止他們跪下,“事亦交待完,都下去忙吧!”
喜歡漢末之我來了請大家收藏:()漢末之我來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