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正月二十一,晴。
辰正,虛記年十二的華耀身穿袞服,迎著第一縷晨曦在德陽殿的後殿門前,任由太后親自為他戴上了帝王冕旒。
隨之端肅面容,莊重地一步一步,腳踏實地步進德陽殿的前殿…
在文武百官和觀禮的在野士人、在讀太學生們的見證之下,於靈前登基繼皇帝位。
因為先帝大行之日在舊年的年尾,所以,朝廷下詔今年改元建寧。是年為建寧元年。
以太傅陳蕃、大將軍竇武、司徒胡廣三人共參錄尚書事。
又有詔書言竇武定冊陛下登基有功,封為聞喜候。
華耀聽著那後面的二紙並非出自自己之口、自己之手而下達的詔書,沉默。
俯瞰文武百官,沉默著不動聲色的若是所思。
登基完畢,應該去祭天地和太廟內的列祖列宗,不知道誰是這時期的太史令、太常令。
瞥一眼寬大的御座後面,隔著一重珠簾的地方,那是備給竇太后垂簾聽政的坐榻。
華耀戴著天子冠,握著高祖曾經斬白蛇的天子劍,卻沒有握著傳國玉璽。
此刻,他無比清晰的知道了,權臣、外戚、太后,三方都已經準備好了掌握朝中大權。
這是沒有將年少的小皇帝放在眼裡。處境艱難,只能慢慢來吧!
華耀先被太史令、太常令引著去皇城東的社壇(圓壇、後世稱之為天壇)祭天,再去稷壇(方壇,後世稱之為地壇)拜地。
最後去宗祠(太廟)祭拜劉氏皇室的列祖列宗,跪聽完宗正的大篇祭文後,三叩首而拜、上香,禱告宣言…
言不會辜負皇父先帝的託付,辜負列祖列宗的基業。勤勤懇懇治國,努力讓天下子民繁衍生息。
最後禱告列祖列宗保佑劉氏皇族的後嗣繁榮。
折騰忙碌一天,回到北宮德陽殿的寢室時,又已經是黃昏。
落日餘暉並不讓人感到溫暖。風吹過,身體不由因寒冷而心臟緊縮一下。
這個少年的身體有些差勁。一顆固本培元丹好似沒有什麼效果。
洗漱更衣後,昨日曾見過的那位宮女,叫綠蔓的,送來飯食。
“陛下,夜食時辰已至。”
華耀昨日吃的辟穀丹是一粒頂三日肚餓的,但昨日沒進食,今日不能不進食。
“你擺上吧!”
一碟子水煮涼拌菜乾混黃豆,一碟子水煮雞蛋,就二個,一碗褐色的粱米粥。
“太后疼惜陛下守孝清苦,不能飲酒食肉,特意吩咐為陛下備妥二枚雞子,菽菜湯煮成粱米粥。”
華耀不知道這綠蔓的話語有沒有言外之意,但聽著她的特意解釋更讓人沒有食慾和心生疑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