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安西將軍此策的確不錯,但是否能行還有待商榷。你說說第二條吧”曹操有些略帶蒼老卻無比威嚴的聲音響起。
夏侯緒接著又說到:“這第二策便是鼓勵邊疆地區黎民實行全民訓練。最好是可以像遊牧民族一般,上馬為軍,下馬為民,當然臣自知可能此舉非常困難,故而不求可以從軍,只求可以自保便足矣。
所以先當實施的是就是幽並之地,幽並之地苦寒,又多受外族襲擾,所以臣才有此議。”
漢獻帝點點頭,但旋即又說道,“幽並乃又大軍駐紮,應該無礙吧,此舉也或許是多浪費精力。”
夏侯緒一陣無語,又說道:“聖上所言甚是,然而此乃萬全之準備,閒暇時間,訓練一番,並無不可。”
這麼簡單的事情都不懂嗎?理解不了嗎?夏侯緒一陣心裡腹誹,但表面上還是很謙卑。
“這一條策略亦可在攻下劉備,孫權等反賊之後,用來對方蠻夷,東吳的山越。
此策不似第一策那般需要二十年三十年一般久遠,五六年便可全成,讓我邊疆的大漢子民不再受那麼多外族的騷擾。”
曹操在群臣之首不說一句話,打心底裡也認為夏侯緒這仗過後是真的成長了。
漢獻帝還未開口,曹操先開口,“第一策還需商榷,第二策孤也覺得可行。夏侯安西,你再說說這第三策。”
夏侯緒抱了一拳,旋即說道:“這第三策,乃是,乃是科考法。”
“何為科考?”曹操疑惑的問。
夏侯緒開口道:“公正測試,天下士子,不論出身,皆可參與,舉才高者擢拔為官,此乃科考。
此外,有德不良者,一經發現,立刻撤除。”
“嘶”群臣大殿之上一陣吸氣聲,無不議論夏侯緒的膽大妄為,甚至都覺得夏侯緒是瘋了。
這官職乃歷來都是氏族家的肥缺,你現在動這肥缺,氏族不會瘋狂報復?這夏侯緒打了勝仗,便是目中無人了嗎?
曹操則是不像群臣,給了夏侯緒一個溫柔的眼神,“伯遠,你說說理由吧。”
夏侯緒也感到了壓力,但是這的確是為國之策,只是恐怕是太難實施了,曹操發過招賢令,但是縱使這樣都被抨擊的慘,夏侯緒身為一個將軍,不被罵死才怪。
夏侯緒撓撓頭,卻發現帶著烏紗帽,可是以後都不一定帶的住了,“就是我在從軍途中,事實上發現好多可用之士,例如我麾下的幾員智將,他們熟讀兵法,英勇善戰,並且政務事理,無一不通,我就覺得寒門士子中會有很多,很多有天賦的人才,培養一番,會成為我大漢的中流砥柱。”
曹操聽完不置可否,直接就說,“此事以後商榷,伯遠為國為民,值得稱讚,先下去吧。”
夏侯緒點點頭,躬身退出了大殿,夏侯緒一退出大殿,這殿內議論聲又響了起來。
“這小小的安西將軍也妄想改變漢朝多年來的國策,簡直是痴人說夢。自己是氏族家族,靠著姻親得到高位,又從軍撈了些功勞,如此的人,還望聖上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