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戈的自刎,伐同的北逃,戴無治的北逃,預示著正面戰場已經全部結束,夏侯緒現在可以就是慢慢收復,上郡,雲中,五原等諸郡就可以了。
徐晃也帶著大軍北上,在朔方與夏侯緒合兵,集結成了一直數萬人的大軍,可用之士高大八萬。
據探子來報,五原郡和雲中郡的守將,拒不投降,勢要與郡縣共存亡,夏侯緒啞然失笑,這些人的眼光確實放的不夠長遠,連伐同和戴無治都跑路了,還以為能透過那區區的兩三萬兵馬守住兩郡之地,也無異於白日做夢。
夏侯緒為燒戈在朔方郡立了一座紀念碑,高達三丈,以紀念這個民族英雄,雖然是羌胡的民族英雄。
現在大軍雲集於朔方郡,準備著最後的收拾殘局。
在朔方太守府中,夏侯緒坐在主座上,一臉喜色,眾將也都各個面色紅潤,喜不自勝。
我們現在做什麼?這是開疆拓土,至高無上的功勳章啊,觸手可及,如何能不興奮?
就連一向沉著冷靜的徐晃都有些春風得意。
夏侯緒開了口,“現在,大局已定,只剩下收復殘局,所以,我欲分兵取之,儘快收復,恢復民生。
所以,第一鎮,郝昭,率軍一萬出高奴縣,直取上郡。
第二鎮,主將徐晃,行軍主簿楊鳴,率軍兩萬五千,取五原。
第三鎮,主將張既,副將顏突,率軍兩萬五千,取雲中郡。
我自率第四路,率軍兩萬五千,直取定襄。
全軍定於兩日後出發,此間時候,切莫放鬆,應當一鼓作氣,拿下河套!
最後留周毅率軍五千留守郾城,以監督糧草軍械之供給。”
周不疑此刻出列,疑惑的問夏侯緒,“將軍,定襄似乎,有些太遠了吧。不如我們最後再取?”
夏侯緒搖搖頭,笑著說,“無妨,敵軍已經是強弩之末,收復城池,只在覆手之間。”
眾將沒有異議,皆稱諾。
事實上,雲中郡和定襄郡的南部是被五原郡南部包著的,呈細條狀,但是由於戰亂,很多郡縣士兵被抽調一空。
所以到達定襄路過五原和雲中。離朔方最近的就是五原了,因此這裡的兵馬屯紮也是最多的,繼而是雲中,定襄,越往東,軍士越少。
夏侯緒則是挑了一個相比較容易拿下的。誰讓自己是主將呢?這必須得有特權。
兩日後,糧草軍械準備就緒,各部兵馬紛紛而動。
夏侯緒帶著的副將永遠是最多的,鄧艾,李虎,還有被顏突勸降了的于敏,以及一大幫子夏侯緒都叫不起來名字的副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