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緒組織起軍隊,想要進攻秋甘,秋甘看出了意圖,也知道大軍未至,不可情敵,所以撥馬回撤,夏侯緒步兵居多,氣惱了罵了一聲,掉轉方向,又奔著萬仟的方向而去。
秋甘找到援軍興沖沖的殺回來時,早已樓去人空,秋甘誤以為去休則要塞了,又急匆匆的跑到要塞。
結果發現啥事沒有,秋甘這個氣啊,好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之上。
突然想到了什麼似的,昨夜剛看到的胡字翻譯過來的《孫子兵法》,這招好像叫做調虎離山,壞了壞了,得趕緊發往高奴,高奴可不能有失。
秋甘原路返回,又看見地上留下的臨時灶臺,想起了灶臺算兵馬數的方法。
秋甘還算聰明,都是四十歲了,還能學的會這麼多,也是不容易。
一推算,嘶,敵軍只有三萬?而且多為步卒,秋甘有些氣惱,早知道就直接騎兵糾纏,把他們留下了。
現在好了白跑一趟,高奴也不知道什麼情況了。於是秋甘又匆匆的跑向高奴。
就在秋甘來回折騰的路上,高奴縣也在發生鉅變。
在城南的軍營之中,那些一個個傷兵全都摘下了繃帶,木夾板之類的東西,一個個生龍活虎,顏突也是不再偽裝作羞愧滿面了,而是衣服神采奕奕的樣子。
“速度都快點,乘著沒發現。”顏突用不太標準的漢話,指揮著那兩千多士兵奔向城門。
門口的守衛並不多,因為一是大軍都被秋甘帶走了,二是因為正值輪換,大多數計程車兵都在城門樓上。
顏突率士兵突然發難,那個守城計程車兵還未問及你們是什麼人的時候,就已被拿下,顏突開啟城門,發出訊號,想讓城外的大軍進入高奴。
城樓上計程車兵聽見動靜,都驚慌不已,連忙引兵下城樓查勘情況。卻連城樓口都下不去,下面密密麻麻站滿了手握刀劍的兵士。
城門已被開啟,山脈中埋伏了許久計程車卒蜂擁而至,紛紛奔向城門,看樣子,高奴,就要失守了。
漢族士兵為首的張既,領著兵馬快速行軍,這場戰役要越快越好,拖得越久,秋甘回援就會越快。
張既衝過城門,進入到了城門,城樓上計程車卒進退兩難,看著樓下源源不斷的還在進城的漢軍,知道高奴就要失守了。
不知道是誰第一個放下兵器投降,其餘的也紛紛請降,張既有些意外這可比想象中要拿下高奴簡單多了。
於是又派遣副將去奪取其他城門,自己則是向著高奴縣衙所來。很顯然,這縣衙防守也太嚴密了,這裡的胡族士兵居然比城門樓還多,好像是在保護秋甘的家人。
張既發動攻打縣衙的計劃,那些胡族士兵衝出縣衙,保護著一架馬車撤走,不出所料,應該是秋甘的家眷吧,這群士兵似乎並不在意這座縣衙的得失。
張既有些疑惑,但也不敢太損耗軍力,於是便放著那些士兵離去。張既攻入了縣衙,找到倉廩賬本,以及公務案牘,都擺放整齊。
張既忍不住拿起來,翻開看著,這公文批閱的條條是道,這秋甘不像是個酒囊飯袋啊。
張既正看著,一個士兵跑上來,半跪於地,稟告著,“稟將軍,縣衙內並未發現秋甘的家眷,會不會是秋甘在城內有其他住址?”
張既想了想,那麼剛才那輛馬車乘坐的想必是秋甘的家眷了。不過這時候一個前來投靠的官吏偷偷告訴張既:“秋甘統帥並無家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