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風心裡雖然有疑惑,急忙答應著接過來,如獲至寶的看了一會兒,趕緊在袖筒裡收好,既然劉協給了他使命,也給他權力,他自然要投桃報李,給劉協簡單規劃一下吧?
程風立刻就按照前世看過的神劇中的描述,對於如何掌控文武大臣的動向,做出了幾點建議,聽的劉協很以為然。
“成立一個專門的機構,訓練一隻強有力的隊伍,文武兼備,機動性更強,戰鬥力無敵,這個機構只聽陛下一個人的節制,然後賦予他們權力,然後這樣的機構在各處設定分支機構,主要監督和管理各種政令,法規的落實和執行,對地方的文武官員進行監督性保護、、、、、、”程風順著自己的思路一直說下去。
劉協聽的饒有興致,聽程風嗶嗶完了,劉協突然問道“程先生,如果這件事讓你來落實,你用多長時間可以做到?他們真的能管控各地的官員嗎?”
程風本來只想的是給劉協提個方案,熱鬧一下而已,算是報答劉協的信任,至於說到自己去管理,組建這樣的隊伍,那就太慘了,他可是沒有這個興趣,首先,程風不想和劉協攪在一起,跟在皇帝身邊的人一般只有兩種結局,第一種就是先把你太監了,第二種必然是落得死無全屍,歷史上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這兩種,程風任何一種都是不願意接受的。
好不容易死而復生,過幾天腐朽墮落的生活,才是程風的本意,至於青史留名,那都是扯淡的事情。還是留給那些品質更純正的人去做吧!
程風果斷的說道:“回陛下,這樣的大事,微臣根本做不來,不管多久,因為微臣文不能安邦定國,武不能上陣殺敵,微臣會的不過是一些紙上談兵的技巧,不堪大用,不堪大用呀!”程風說完,立刻低頭不語。
自黑,不但是一種示弱,也是保護自己的一種最好的方式,自己已經裝孫子了,誰還會拍你的黑磚?程風希望自己說自己一無是處,能讓劉協輕視自己,然後自己就當這個混吃等死的老師。
本來豪情萬丈的劉協又被潑了一瓢涼水,神情變得很難看,甚至有些扭曲,好不容易想振作一下,看來振作需要的不但是本性的堅定,還有許多外在的因素,劉協很失望。
“程先生,不管怎麼說,這個主意很不錯,你是始作俑者,那麼必然由你來執行,如果你非要推諉,那也容易,你推薦一個能勝任此事的能幹之人,透過了朕的考察,你就可以不用親自去做了,但是也不能袖手旁觀,你做個輔助參謀,總是不能推脫的,朕給你一個月的期限,務必不要讓朕失望,否則老天爺都救不了你。”劉協幾乎是咬牙切齒的給程風下達了命令,這也是讓程風措手不及的,早知道劉協會這樣,自己也不會嘴賤說這些淡話,程風再次感覺話多死得快是真理。
程風朝回走的時候,又認真的分析了目前的局勢,劉協有自強自立的願望,為什麼歷史沒有因此改變,幾十年劉協都甘心情願的當一個傀儡?說明劉協確實沒有人,依靠那些內臣搞一次陰謀詭計就能制衡一個梟雄的做法不但可笑,而且根本就是找死,程風不會愚蠢到這個程度。
所以,要想在董卓之後徹底的站起來,高舉大漢的國祚,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自強,擁有自己的隊伍,這個時代,只有武力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武力,誰才是可用之才?程風一路走,一路將現在他能感知的英雄人物梳理了一遍,能稱得上忠於大漢的,首先是劉姓的幾位,劉表,劉璋,劉備,然後是曹操,袁紹,孫權等幾個梟雄,劉表,劉璋雖然有實力,但是過於孱弱,性格決定了他們的碌碌無為。
袁紹,孫權和曹操雖然是梟雄,但是也算亂世中強勢的機會主義者,你給他一點顏料,他就敢把整個天下給你變個顏色,這樣的梟雄只要駕馭了他,那就是絕對的實力,如果被反制了,那自己就是傀儡,程風唯一希望劉協的,就是能壓制了這些梟雄,然後執掌起整個大漢天下的大旗。
程風的本性裡也有對大漢的情懷,加上他本人也是對人對事無比忠誠,所以希望設計一個全新的劉協的時代,就叫獻帝中興?獻帝盛世?程風自己又搖頭,中興和盛世這樣給力的詞語,加上了獻帝兩個字,立刻就有一種彆扭的衰敗之氣?這尼瑪難道也是天意?
你聽聽光武中興?文景之治?都是朗朗上口,霸氣十足的,但是獻帝中興,獻帝盛世?完全就不像那回事??
程風在前進和退出兩個選項面前,不停的衡量著得失,尋找著新的出口?是參與這個時代,還是做一個旁觀者,讓程風感覺很難選擇。
那麼還是先給自己找一個替死鬼,把這個任務給挑起來,程風沒有多想就鎖定了劉備,劉備絕對是最好的人選,看似老實忠厚,但是內心奸猾無賴,經常裝可憐博同情,但是也依然假仁假義的搶奪城池,佔領同族的土地,這樣的人才夠心狠手辣呀?
程風總算看到了劉備的本質,所以不能給他更多的機會,就讓他來當這個天下特務的頭頭,他會一邊哭兮兮的,一邊就把別人的頭顱給砍了,劉協需要的正是這樣的一個幫手。
“搞定。”程風心情大好,突然發現自己的眼光和思路,也許真的會開創一個不一樣的盛世,那就算是自己來到大漢,對大漢的一點答謝的心意吧!程風的心情終於明朗了起來。
好事成雙,程風剛想到了劉備的各種好處,就撞見了荀彧,荀彧一見程風,就要跪下磕頭,程風嘲笑道:“荀彧,這裡是皇宮,你給我磕頭,你是想害死我呀?”
荀彧急忙站好了,囁喏道:“老師,每次看見你,沒有給你磕頭,回去總是心裡難過好長時間,不管身在何處,對恩師也不能失了禮儀,老師,荀彧這廂有禮了。”荀彧還是拱手躬身,深深的一禮。
喜歡炭燒三國請大家收藏:()炭燒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