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是四百二十二兩,四十張十兩的小票,二十二兩的散碎銀子。郎君手裡還有百兩,一共是五百二十二兩。我原以為郎君把這書賣這麼貴,怎麼都要賣上幾年,誰知道這才幾天就賣了個乾淨,還拿回來這許多銀子來。”陳媽媽眯著眼拿出一個小巧的箱子,將碎銀子裝了,低聲在孟小婉面前說張哲的好話。
孟小婉搖搖頭:“你莫以為現在是賺了,等幾年再看,媽媽便會氣到吐血。這書要說世上第一精良也不為過,人家拿了怕是不會現在就賣,自己藏幾年再拿幾本出來,怕不是就能抵了這些銀子。”
陳媽媽聽了一怔,急忙從書架上找到了七八本《西遊釋厄傳》,吩咐白鷺趕緊收起來。
待兩人藏好了書,陳媽媽又低聲在孟小婉耳邊絮叨。
“郎君身邊帶著百兩銀子,大娘子也須注意些,莫被那些館中的狐媚子哄了去。”
“那我到倒不擔心,”孟小婉翻了一頁書,“就怕那些頭牌倒貼了上來,他一時貪了便宜那才是麻煩。”
張哲看了一圈四周的環境,城中村還是雜亂了一些,便想著自己是不是要換一個出租房。
每天只有一個小時的時間能待在現代,他希望能找一個比較清靜的地方。他今日要開始第一次冒險,但也是最後一次冒險,這種事以後不到萬不得已,張哲是不會再做一次的。
古代都是十六兩一斤,而在大鄭這邊卻在幾百年前就已經完成了十位制的改革。大鄭標準金銀兌換比例,一兩金子兌換十兩白銀,足吊一百貫銅錢。
他現在的手包裡,就裝著託堂叔張許換來的一錠金子,重十兩。
張哲走進離出租房不遠的一家金店,四十分鐘後又走了出來。在現代,金子的回收極為方便,加上手機轉賬都用不了幾分鐘。他之所以花了四十分鐘,主要是古代的金子純度不足,測了好幾次店主才給出了95純的定論。
張哲幾天前的手機賬戶上只剩下幾百塊,如今卻多了十六萬。為了趕時間,張哲只要了三百二十一克,為了安全,明天他就會搬離這裡。
一邊走回自己的出租房,張哲一邊在網上下了一單。
95純度的白銀只要五元一克,他定了四十根十兩一隻的銀條,賬戶裡就剩下了六萬備用。
換了衣服回到桃灣書房,張哲這才定下心來。眾所皆知他手裡沒有印廠和工人,那書的來歷儘可以瞎編,唯獨這大鄭的金銀行當水太深,他只敢冒險在現代換上一回,心裡也發誓再沒有下次了。
在房裡轉了幾圈,張哲正準備去看看孟小婉。
院子外面卻來了一個婦人,是不遠處同姓張石頭的娘。她來尋秦娘子說話,張哲無聊就在院中坐著旁聽。
不一會就聽到了兩個他感興趣的訊息。
宋家租借的車馬似乎就在今日早上已經都往巖門方向去了,大戲即將開鑼;老族長、山哥那一房四五戶人因賣了牲口,手上有了閒錢,竟準備去闖一回南陽,家裡的地竟都要賣了出去。
聽到第二個訊息,張哲便隔著牆問了一句,這才知道老族長中風開不了口,所以不是他的主意。而他那個在塾中讀書的孫子回來,說是得了老師的薦書要去省城另一位高望夫子處遊學,這幾日一直在攛掇著那一房遷到南陽大郡去。
“戶籍是那麼好遷的?”石頭娘低聲呸了一口,“八字還沒一撇,就要去了農籍改為商戶,我看著那孩子不像是個沉穩的。但偏偏山哥幾個竟跟中了邪似的,還真的與黃家談起了賣地的勾當。”
兩個婦人在牆邊納了小半日鞋底,張哲竟也聽了小半日的八卦。
陽光轉紅的時候,三七與石頭划著筏子遠遠的出現在了湖面上。張哲看著遠方對著他在筏子上蹦蹦跳跳的三七,便知道這兩人今日收穫不小。
“哪裡是不小!”三七得意的往秦娘子的木桶裡放著魚蝦,“要不是筏子太小,我還能多撈一半!就我這網,嘖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