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哲更喜歡這道題,因為他壓對了題。
說來也巧,幾日前他與孟小婉,就《西廂記》的內容隨意拌了幾句嘴。
女郎一時惱了,就冷聲嘲他“還未見到學衙送與童生的請柬是個甚麼模樣,郎君就敢自比案首了?”
張哲也不回話,徑直回到書房,從霍炳成送來資料裡找出了幾張學衙的請柬來,略略改了一下名字就拿與孟小婉看。
女郎也不客氣,淡淡的批了“中下”兩個字,將其打了回來。
張哲冷笑不止,一連寫了三四篇,不過都得了女郎“中下”或者“中”字的評語。一場小小的頑笑,卻讓兩人都上了心,都有心爭出個輸贏來。
直到第二日,張哲從現代上網回來,耗費小半日功夫又寫了一篇,才終於得了女郎一個“中上”。
張哲將這篇被孟小婉評為“中上”的請柬文,一字不易的默寫在稿紙上,仔細檢查了幾遍,這才謄寫到了正捲上。
敲案板,交卷!
張哲的表文卷剛剛被送進大堂,一群書吏們都圍了上來。
有人謔道:“小小兩道表文題,這張信之竟耗費了一個下午,難不成也是個當官難?”
“當官難”指的是那種只知道做學問,不適合當官的人,只有這種人參考才會輸在表文考試上,讓人惋惜。
韓教諭放下了手中正在批閱的一份試卷,隨手寫了個“中”,意思是這篇表文合格了,然後他才拿過了張哲的兩張試卷。
良久之後,韓教諭臉上又露出了些許不喜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大人,如何?”
韓教諭的神色有些複雜:“我原只道只有那李雅閣是個能做官面文章的,這個張信之竟比起李玉樓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這篇文竟然是面面俱到,便是積年老吏也找不出他一點問題來。小小的年紀,如何有這般重的心思?”
說完這話,韓教諭取筆就要在這卷子上寫個“中上”,與那李玉樓一般評價。只是那筆遲疑了半天,最後還是隻寫了一個字——上。
幾位書吏互相看著,臉上帶著驚奇。
這幾年以來,他們可從來沒見過有誰能在表文考卷上,得過韓大人一個“上”字。這個張信之算是開了一個先河。
第二份請柬題,最是容易,韓教諭原本是打算隨意掃過一眼就過的。可他卻仍然糾結的看了半響。
“砰~!”韓教諭忍不住拍了桌子,怒道,“一份請柬而已,怎的竟花了這許多的心思在裡面?”
韓教諭連評語都沒寫,轉身就憤憤的往後堂去了。
就在幾個書吏互相摸不著頭腦的時候,一位負責謄寫中試狀的書吏從後堂轉了出來。
此人來了就問:“那張信之的請柬文在哪裡?”
有人取了案上的卷子遞給他:“你要這卷作甚,大人還未評語?”
那人也是一臉的疑惑:“大人只讓我來謄寫了這文,說是幾日後的童生請柬就照此寫了。”
幾個書吏忍住了笑:“原來那文,某記得是大人自己寫的,已經用了四五年了吧。”
喜歡從寒門新郎開始請大家收藏:()從寒門新郎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