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認了轉向的方向後,覺哥繼續前進。
“第‘九’天……‘四’名囚犯……其中‘兩’人……至第‘十四’天……”
下一組資訊,稍有難度,需要分別去三個路口查探,找到四和二所指帶的關鍵詞……也就是門的數量和排列方式。隨後再朝著正確的方向走十四個路口的距離。
以此類推,將前兩份文件的提示全部破譯完後,封不覺來到了一個房間的門口。
他試了一下這個房間的金屬門,得到的語音是——【老舊的金屬門,鎖已鏽死,但似乎可以用蠻力撞開】
有了這句話,覺哥也就放心了。
如今的他不需要旁人來幫忙,自己隨便一腳就能把這門踹開。
於是,覺哥很順利地進入了這個房間,並在房間裡找到了一把【鑰匙】。
這件物品的出現,即是對他此前這一連串推理的驗證。
封不覺把鑰匙放進口袋後,便進入了下一個階段的推演……
“開始了第二次實驗……即開始第二段行程……”
“本次實驗採用的實驗標本和實驗方式都將作出調整,以便我們獲得更多樣化的資料……也就是……這一段,會採取全新的‘規則’,比起第一段要複雜。”
從解謎的角度來看,實驗報告上的每一句話,便都可解讀成有所含義的資訊了。
“十五名三十至六十歲不等的死刑犯……十五……三十至六十之間不等……嗯……單雙數?”
“一組,五……與首次相同……二組,三……三、四組各二……五、六、七各一……”
這次的謎題比起第一段要複雜,封不覺想了一會兒,雖有了一些假設,但並沒有破解出來。
不過……他很快想到,第一段謎題,是由“兩份文件”組成的,那麼這第二段,可能也需要將兩份結合在一起看;因此,除了第二次睡眠實驗提供的大量數字和概念外,封不覺又把“複活之盤計劃”給考慮了進去……
“水用改為陸用……改變用途……改變執行方式……改變……概念?”
“諾夫哥羅德號……圓形……改變概念……重新投入使用……”
“哦……”覺哥想了一會兒,“是這樣……”
當他將自己腦中描繪的地圖轉為了俯視的平面圖後,便立即有了突破。
這第二段的謎題確實很難……具體來說,就是把這個從上往下看呈矩形的基地,視為一個圓形當中的一部分。形象點說……就好比是一張華夫餅。
圍著基地邊緣走過一圈的封不覺自然還記得,這個基地橫向的走廊和縱向的走廊數量分別是單數和雙數。
一組,五,與首次實驗相同……意思就是第一個步驟,走五段,朝著和第一段謎題第一個步驟一致的那個方向前進。
接下來……並不是看二組,而是接著看一組的情況……
“第八天,一組發生鬥毆,一人死亡,另外四人受了不同程度的傷。”這是關於一組的下一段資訊。
從這段開始,規則已變,“天”不再指段、而是指門。而“鬥毆”、“死亡”、“受傷”……這些詞都應驗在了每一扇關閉著的門所能觸發的系統語音上。
以此類推,根據這組提示,將走廊視為“圓”中間的一部分,按照順時針逐步行動。
有時候,還會出現“斜著走”的情況;因為玩家無法穿牆,所以斜著走也即是直走、轉彎、再直走三步組成,但算還算作“一段”的設定。
長話短說……當第二段行程走完時,封不覺到了一個【需要鑰匙才能解鎖】的房間門口。
來到這裡,花了他不少時間;即使對覺哥來說,在腦中對照著整個基地的平面圖、同時又兼顧加密資訊轉換、推理分析等幾件事,也是頗為費力的……
“呼……”聽完語音提示後,覺哥深呼吸了一次,隨即拿出了口袋裡的鑰匙,伸向了門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