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離這才大聲說:“傳我的話,前面是太平,比採石磯富多了,應有盡有。”
愚才先生稱贊這破釜沉舟之舉,全軍只好踴躍奪取太平了。不過他擔心既以太平、南陵富庶為釣餌,到時候士兵燒殺搶掠就不好制止了。
記離早慮到了這一層。他便約愚才先生一起,就在船上草擬禁約榜文,把從前的八條再補充幾條上去,抄寫幾百份,讓每個將領隨身攜帶,進城後立即沿大街小巷張貼。獎勵歸獎勵,不能把軍紀也搭進去。
愚才先生說:“這我就無憂了。”
記離用的是背水一戰的戰術,士兵既無退路,便都勇往直前,勢如破竹地攻下了太平府。記朝的守將早都棄城逃走了。
騎馬入城的記離命令四處貼榜約,不管是誰,搶劫殺人者一律斬首。
周左達應聲而去。
記離沒想到許多鄉紳儒士率民眾在城門口迎接。記離受到了歡迎仁義之師的簞食壺漿的待遇,心裡熱乎乎的,土氣也因此而高漲。
記離在城門口下馬,仲武引著一個八十多歲的老者和四十多歲的舉人過來,介紹說:“這位是太平路儒先生,這位是舉人安先生。”
記離本來從未聽說過儒和安,但臉上卻現出神交已久的景仰之情,並且誇張地說他二位大名如雷貫耳。誰也看不出記離的破綻,只有愚才先生一笑,他們佩服記離的機靈,抬舉了別人,也讓人看重自己,何樂而不為。
安先生目視記離轉過臉對仲武說:“我輩今有明主了,大軍未到,禁約士卒的佈告已先貼遍全城,你看,街上店鋪照開,連女人也敢出門,不像是打過仗的樣子。”
安先生也說,軍不愛民,民豈能擁軍?這是得勝之本。
舉人安陸問記離下一步是不是必取南陵。
記離反問:“先生以為如何?”
安陸認為南陵乃帝王之都,龍蟠虎踞,又有長江之險,若據其形勝,出兵攻略四方,所向無敵。
記離十分高興,安陸說到他心坎上了。他給了肯定答複,隨後宣佈廢了太平路,改為太平府,置太平興國翼元帥府,他自領元帥事,愚才先生為帥府都事,請安陸先生參幕府事,儒先生屈尊為太平府知府,他問二位儒士不知可否俯就。
安陸說:“老夫今年八十有二,尚能為足下辦點事,這是對我的鞭策,敢不用命。”
突然前面有叫嚷聲,記離向那裡望望,姬瑤會意,打馬前去察看。
當記離一行來到太平府丁字街口時,在姬瑤監押下,抓來一個士卒,押他的人把一個包袱扔到地上。
姬瑤報告,這個士兵違犯禁令,搶了百姓包袱,當場被捉住。
記離含笑對安陸說:“太平知府都有了,這斷獄的事,理當歸你吧?”
安陸說:“即使老朽上任,也只管百姓而不管軍啊。再說,不教而誅,不為寬仁,念他初犯,又沒有人命,饒了他吧。”
記離一笑說:“你這知府不合格。”他大聲問:“這個犯禁士兵歸誰統轄?”
姬瑤回答是黑子。
黑子從佇列裡出來,說:“是我督之不嚴,我有過失。”
記離說:“未曾入城,即有明令。黑子,你是親自帶人張榜的,卻縱容下屬擾民,該當何罪?”
愚才先生說:“按律當斬。”他知道黑子與愚才先生不僅是發小,又是光腚娃娃朋友,愚才先生故意說得重些,看看記離舍不捨得拿他開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