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說:“號稱百萬之眾,去了水分,四五十萬總是有的。”
李文峰其實也是怕眾寡懸殊,把僅有這點家當都折騰光了。
記離卻認為徵戰是壯大發展良機。當初不打橫澗山,豈能一下子擁有三萬兵馬?
李文峰說:“我走了一趟並洲,體力難支,去救六合,誰敢掛帥出征?”
記離站了起來:“末將願領軍令狀。”
李建道:“光有勇氣沒用。我擔心引火燒身,救不下六合,反倒把記軍引正陽來。”他這話正是李文峰沒說出來的憂慮。
記離說:“有這個可能。那更好,我們就在正陽城外大打一場,打出威風來。”
“這可不是吹氣兒。”李文峰問愚才先生,“先生以為如何?”
愚才先生支援記離,認為以攻為守是上策,才能守住正陽。我軍可進至瓦梁,與記軍戰,如果得手,則在六合重創記軍,如果失利,就在城外清水澗側設伏,擊敗記軍。
事到這地步,李文峰只得說:“那就打打試試吧。”
記軍圍困的城池,已被記離攻入南城。
記離和周左達站在城門箭樓上,全副披掛的姬瑤也在一旁。放眼望去,只見白色氈帳篷一望無際,如同雨後出土的蘑菇。
記離對周左達說:“你看,記軍連營幾十裡,我們雖然進了六合,卻保不住這座城的。”
周左達說:“是這樣。”人人都看得出,六合成了一個甩不掉的包袱。
記離分析,現在脫脫不敢貿然攻城,是因為城外有江臺容、黑子幾支部隊,起到了牽製作用。記離想主動退出,掩護全城百姓向正陽撤。
周左達擔心扶老攜幼的,走不快,那不是等著吃敗仗嗎?
仲武倒表示贊同,恰好用百姓當個誘餌,這是好計,如果他們追,我們正好在山澗處設伏,打起來後,城裡胡大海、鄭天他們攻出來,裡外夾攻,一定大獲全勝。
“我正是這個意思。”記離吩咐隊伍分頭去說服全城百姓,一定要跟上他們突圍,六合在記朝軍隊眼裡是反賊的窩,一旦攻破城池,肯定屠城,男女老少非殺個精光不可。
仲武說:“這事我去辦。”
記離又命令周左達和、儲世昌各帶本部兵馬埋伏在清水澗,等待伏擊。由黑子、仲武、各率本部人馬護衛百姓沿官道緩緩向幷州撤退,他要大家記住,打起來後切不要扔了百姓,如果百姓有失,他們便不得人心了。
周左達說:“記住了。”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記離的隊伍總算帶領著六合百姓的隊伍從南門湧出來,向正陽方向運動了。
記軍發現了,認為這是記離走得最臭的一步棋,便舉兵來追擊,沒想到記離早有防備。在通往清水澗的大路上,一眼望不到頭的逃難百姓隊伍在山谷間蠕動著,他們被記離的隊伍夾持著、護衛著,但百姓中有老有少,肩扛手提、車推、驢背馱,隊伍亂糟糟的,根本走不快。
在隊伍尾部,仲武、姬瑤等將領躍馬橫刀在與追來的記軍廝殺,保著百姓隊伍向正陽撤退。
因為他們阻擊得勇猛,記軍沖上來又敗退下去,再沖,又一場廝殺,只見姬瑤越戰越勇,馳馬來往沖突,雙刀左右砍殺,不斷有記兵喪命刀下。大路上煙塵沖天,幾個將領的身影在煙塵中忽隱忽現。
記朝國師申屠騎馬立於山坡上,用馬鞭指著山下廝殺的戰場,說:“不能這樣拉鋸!他們捨不得丟下老百姓,正好為我們的攻擊留下機會,要沖過去,把百姓切成幾段,他們的陣腳就會亂了。”
“得令。”一個將領領命而去。
隨後,牛角號和戰鼓聲驟然加急響起來,山谷間吶喊聲有如地裂山崩,震天動地。
黑子帶兵邊打邊撤,漸漸進入清水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