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道二叫他不用著急:廟裡的師兄弟全都跑光了,沒人來加害他們了。道二問他們兩個打算到哪裡去。”
道二執意要跟著道一師哥。道一是個很沒主見又很窩囊的人。
“我不帶你這個出賣朋友的人。”記離對他有氣。
“下回不再賣了還不行嗎?”道二可憐巴巴地說。
記離現在是身無分文只有一身和尚的百衲衣,有一個飯缽,足夠了,他說百衲衣是百家衣,吃百家飯也是佛門的根本。
“好啊,”道二道,“你能要到飯,我分半缽吃。”
記離又心軟了,說:“好吧,先弄點吃的,好上路。”
道一是守成持重的人,空兒吩咐他看守寺廟、寺産,讓他在房前屋後種幾畝菜地過活,道一答應了,他本來也不想出去漂泊流浪。
告別道一,記離和道二走府過縣,先向西遊食,吃盡了辛苦,受盡了白眼。在進入青州地面時,兩個人都因貧病交加面黃肌瘦,道二盼著到了廬州大地方,找家大財主化化緣,能吃一頓飽飯。
青州過去雖是繁華所在,現在也是一片民生凋敝景象,店鋪關門的多,路上行人稀少,討飯的倒是隨處可見。
記離和拄著一根棍子一瘸一拐的如悟一路行來,道二說:“怎麼青州城裡也這麼多要飯的?”
記離很無奈,如今是討飯的比施捨飯的多。他們又何嘗不是個討飯的?和乞丐不同的只是他們手上有個和尚的缽,討飯就美其名為化緣、化齋而已。
道二忽然指著前面不遠處一個有九層臺階的富豪朱漆大門讓他看,他們決定到那個高門樓去化齋,泔水也比窮人家油水大。
記離二人沒走到門口,聽見幾聲清脆的淨鞭響,隨後有幾頂綠呢大轎向大院抬過去,跟班的一大溜。只見院門中門洞開,一個穿戴奢華發福地腆著大肚子的中年人在大門口迎接客人。
記離說:“這是往來無白丁啊,一定是官宦人家。”
一個看熱鬧的老者說:“官倒不是,可是官都得來拜他,財神啊。”
記離說:“哦,原來是個富甲一方的人。”
那老者說:“你們外鄉人有所不知,你們看見那個富態的胖子了嗎?青州、姑蘇到處有他的田産。他叫什麼名沒人知道,外號卻誰都知道,叫金仕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