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比試的兩位修行者都是明道巔峰,一位是透過最後的挑戰,才獲得了繼續參加百年盛宴的資格,而另一位,則是四大宗主篩選出來的強者,這兩位相遇,自然會引起不少人的關注。
不得不說,四大宗主的眼光確實毒辣,他們篩選出的那位強者,面對同境的修行者,竟在沒有使用任何法器的情況下,只用了半柱香時間,便將對手擊敗,他自己更是毫發無損,引得觀戰者紛紛叫好。
“若不是被分在那兩組,他也不用依靠四大宗主才能參加今天的比試。”有人嘆道。那兩組自然是擁有兩位聖人的兩組。
“據說,贏了他的那位聖人,比試後也是對他贊不絕口,因為他竟然逼得聖人使出分身之術,以明道巔峰的境界達到這樣的成就,真是難得。”有知情人士說道。
聖人在面對明道境的修行者時,有時也會選擇使用分身質之術,但皆是為了防止消耗過多的元氣,很少出現被逼迫使出分身術。
秦洛默默的關注著比試臺上發生的一切,邊上自有好事之人將比試者的情況道出。
第二場是一位聖人與一名明道巔峰的修行者比試,那明道巔峰的修行者實力不弱,奈何遇到的對手是聖人,他所有的法術,都像是泥牛入海,根本傷不到聖人分毫,反而往往是聖人的隨手一擊,便讓他多出一道傷痕。二人實力懸殊,結果自然早已註定,但觀戰者還是毫不吝惜的贊嘆那位明道巔峰的修行者。
比試一場接著一場的進行,比試雙方站上比試臺,眾人心中已經分出勝負,鮮少有令人意外的結果出現,除了第十三場,一位明道巔峰的修行者,依靠一件強大的從聖器,將一位剛進入聖境的聖人擊敗。
雖說那位聖人略有大意,但敗了就是敗了,那位聖人倒也看得開,站在比試臺下失神片刻,便笑著搖搖頭,又對著站在比試臺上、正在發呆的那位修行者點點頭,然後從容站到觀戰的人群中。
當然,並非所有比試都如此順利,第二十六場的比試,雙方都是明道巔峰,所使用的法術又出奇的相似,只打得難解難分,而比試已經沒有一刻鐘的限制,雙方拼鬥了一個多時辰,才堪堪分出勝負。
敗者癱倒在比試臺上,道家一位長老連忙上臺,經過半刻的診治,才讓他醒了過來,那勝者也不好受,盡管進入了前百,但沒有一年半載的時間,根本無法繼續比試下去,看樣子只能止步前百。這場比試過於慘烈,引得觀戰者唏噓不已。
不過三十多場比試,竟打了一天時間,輪到秦洛時,圓月已經到了草原正上方。
秦洛從容走上比試臺,他的對手猶豫了片刻,也走上了比試臺,雙方之前比試過一次,秦洛輕松獲勝,如今再次相遇,觀戰者自然知道誰會獲勝,偶爾有好事者打賭,雙方的比試時間,比前一次比試快還是慢。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秦洛的對手直接選擇了認輸,這不僅是觀戰者意想不到的,秦洛自己也沒有想過。
“你我同出一組,如今再次相遇,也算是一種緣分,雖然我有些不喜歡這種緣分。”那位明道巔峰的修行者有些自嘲的說道:“我實力不如你,但若是全力一搏,必然也能讓你損去三分元氣,只是我又何必那麼做?”
秦洛知道他當初並未盡力,他也不去想他的對手是否真的能夠損耗他的三分元氣,他沒有說任何感謝的話,只是拱手行了個禮,道了一聲:抱歉。
那位修行者苦笑著擺擺手,說道:“希望你能走的更遠,為那些被你擊敗的修行者存一分顏面。”
被強者擊敗與被弱者擊敗,雖然都是失敗,但代表的意義卻絕不一樣,若是秦洛能夠奪得最終的勝利,哪怕是進入前十,那麼被他擊敗的那些人,也可以驕傲的說自己當初是敗在瞭如何了得的人手裡。但如果秦洛下一輪便敗了,那誰還好意思說是被他淘汰出局的?
秦洛點了點頭,真誠的說道:“在下一定盡力。”
“盡力”與“一定盡力”所表達的含義並不一樣,那位修行者明白秦洛的意思,欣慰的笑了笑,對著道家弟子點點頭,離開了比試臺。那道家弟子反應過來,宣佈秦洛為勝者,當然,他並不是直呼秦洛的名字,而是以號碼代表。
敢於在百萬強者面前認輸,這本身就需要極大的勇氣,所以沒有人嘲笑那位認輸的修行者,當那位修行者走進觀戰者中時,他身邊的修行者紛紛對他行禮,以示敬意。
雖然出現了有修行者認輸的情況,比試依然沒有中斷,道家弟子很快就鎮定的喊出兩個號碼,進行下一場比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