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這些只是歷史長河中的一部分,也不知有多少孤墳,隨著沙漠的南移而湮滅於歷史的長河之中,如果沒有記載,世人根本就不知道,歷史上曾有過那些人。
跪拜完之後,秦洛站起身來,一塊塊墓碑看過去。
守護林落成之後,第一個走進沙漠的是一位女子,墓碑上刻著:青玉,得道境。
墓碑後面刻著青玉的平生,不是青玉自己所刻,應該是其他認識或者瞭解青玉的修行者所留下的。
青玉仙子,無塵宗長老。二十有餘破入得道境,百歲之內得道圓滿,兩百歲時,踏入北荒沙漠,未歸。
第二個墓碑上刻著:莫蘭溪,得道境。
墓碑後面刻著:莫蘭溪,莫家散修,無師門,憑自己之力,八十二歲進入得道境,之後又過三百年,得道圓滿,行於世間一百八十載,進入北荒沙漠,未歸。
第三個墓是一個彙溪境圓滿的修行者,自知無法進入得道境,便在即將離世時進入北荒沙漠,未歸。
或許那人知道自己並不算什麼人物,連名字都未留下,只刻下彙溪二字。
第四個墓碑上刻著:炎辰,明道境。
碑後鐫刻:炎辰,當世人稱火公子,炎宗護道者,明道龍騰境。六十得道,後經兩百餘年得道圓滿,一千兩百餘歲時,因服食奇果,突破進入明道境,後兩千餘歲時,舍棄數千年壽命,進入北荒沙漠,未歸。
。。
秦洛仔細看完每一個墓碑,那些修行者最低境界只有船行圓滿,而最高境界竟達到明道山裂境圓滿。
這些修行者,有的自知壽命無多,突破無望,最終選擇葬身沙漠;有的因不安於天命規則,想去打破規則,冒險一試;也有的沒有什麼想法,只是想去看一看沙漠的盡頭。
這些修行者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以未歸結束沙漠之行。
秦洛花了幾天時間將那些墓碑上的名字看完,出於對那些修行者的尊重,一路上沒有修行者說話。
看完最後一個墓碑,秦洛回頭鞠躬。
“這位道兄也是專門來祭拜前輩的?”秦洛行禮完畢,有修行者問他。
“在下秦洛,因在書中見到這些墓的記載,所以特意過來祭拜下。”秦洛答道。
“在下劉東寧。”劉東寧說道:“我也是在書中見到記載,頓時心生崇敬,便不遠萬裡前來,只為一睹各位前人留下的痕跡。”
秦洛說道:“不知劉兄祭拜完之後,有何打算?”
“我只是船行境,自然不敢跟隨前輩的腳步,進入沙漠之中。估計幾日內便會返回宗門修行。”劉東寧答道:“秦兄又有何打算?”
“在下祭拜完之後,打算在北荒走動一段時間。”秦洛說道。
“今日相識,也是緣分,若他日秦兄路過琴國,請到寒門一敘。”劉東寧邀請道。
秦洛現在的容貌,一看上去就是天賦極差的修行者。
如果一個修行者覺醒的早,能夠透過吸收天地元氣,將自己的身體改造的很好,這也是為何修行者在容貌上,要比普通人更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