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年春天,池震宇開出的一百垧地全種上了苞米和穀子。佃戶丶耪青戶們還種上許多土豆和白菜丶大蘿蔔。幾場春雨下來,青苗齊刷刷地長,地裡一片嫩綠。
池震宇和佃戶丶耪青戶們高興的合不攏嘴,按照這個長勢,上秋的時候收成肯定錯不了,人們都不用犯愁吃不飽飯了。
鏟完地,池震宇帶著耪青戶繼續開荒,到秋天的時候,剩下的幾百垧荒地也都要開成耕地。
池家窩鋪陸續又來了不少耪青戶,屯子裡已經有六十多戶了。伯力特古斯丶伯力斯巴古丶留金鎖丶孫乾丶呼斯樂都楞二十多戶外旗蒙古人都從池震宇手裡租了耕地,成了佃戶。
後來又陸續來了四十多戶闖關東的山東農戶,也租了耕地。從奉天附近和蒙古貞又過來一些早年闖關東的山東登州府農戶,他們祖輩闖關東落腳在下荒,也就是奉天附近丶朝陽丶土默特的鄉村。
土默特又叫蒙古貞。闖關東的山東登州府農戶越來越多,地少人多,許多農戶租不到耕地,到了他們這一輩又過不下去了。
這些農戶繼續向西北逃荒,走到上荒尋活路,也就是西北面的草原。他們也來到扎薩克圖王旗,到了池家窩鋪,當了耪青戶。這些農戶對祖輩從山東登州府闖關東來草原已經記憶不深,說起從那裡來的,只記得奉天風凰城。
農閒的時候,池震宇開始帶著大家託坯打壘,蓋起了土坯茅草房。一個夏天,池家窩鋪起了六十多棟土坯茅草房,人們都搬進了新房,草原上又出現了一座村莊。過去住的窩鋪都當作了放雜物的倉房。
池震宇又領著大家圍著池家窩鋪修了一道土圍子。從此,人們把池家窩鋪改叫池家圍子。
池震宇蓋起了一座大院套,院裡分成前院和後院。前院蓋了五間正房,兩側各三間廂房。池震宇和楊三風住進了正房,敖拉吉白夫妻也住進了正房。大龍丶二虎丶色如布丶聞胡爾和女孩花兒住進了廂房。
後院是場院丶糧倉丶倉庫丶馬廄丶牛棚丶羊圈丶豬圈丶雞架。池震宇為防禦綹子砸窯,圍繞大院修築了兩米高的土牆,土牆上能行人,修了箭垛,四角建有炮樓。門樓上是炮臺。
池家大院是全屯的避難場所,綹子來了,全屯男女老少都躲進池家大院。
池家大院後門外就是森林,池震宇修了一條盤陀路通向森林。在森林裡又建了一座小院,裡面是三間土坯房。池震宇從奉天請來先生,教孩子們讀書。
大龍丶二虎丶色如布丶聞胡爾和女孩花兒,烏特巴拉和青山,還有常有福,屯子裡的二十多名孩子,都在這裡跟著先生讀書。池震宇閒暇時,就過來教孩子們功夫。大院裡的大小事情,楊三風安排的井井有條。
池震宇還在屯子裡蓋起一座大車店。大車店的院子很大,院子裡有馬廄丶庫房丶水井。正房五間,兩側各三間。後院有廚房。
池震宇蓋這座大車店不為掙錢,為的籠絡各路朋友,無論王府官吏丶朝廷官員丶旅蒙商人丶官府兵丁丶俠客綹子丶往來行人丶過路喇嘛,三教九流都接待。有錢丟下點,沒錢也讓住通鋪,吃大鍋飯。
大車店廚房裡有一口大鐵鍋,每天煮一鍋苞米碴子粥,廚房地上放幾口大缸,醃的滿滿的鹹菜。他讓敖拉吉白管理大車店。家裡又僱了五名長工,都交給敖拉吉白安排活計。
大車店蓋好後,每天都有人住宿,駐王爺廟巡防隊下鄉,也住到大車店。有的時候,會住進一些身份不明的人,三丶五成幫,面貌兇惡,身上帶著槍,池震宇交代敖拉吉白不問出處,也不去要宿費,走的時候憑賞。
池家大車店很快名聲鵲起,草原各地都知道沿洮兒河去王爺廟街的途中有一家池家大車店,店主池震宇為人仗義。名氣大了,有一些江湖宵小便打起了池震宇的主意。
這天吃完晚飯,池震宇帶著大龍二虎去看望孟根倉一家。池震宇豪爽丶俠義丶心胸開闊。隔幾天就到佃戶和耪青戶家走訪一圈,噓寒問暖,誰家缺糧了就送上一口袋,有難了出手相助。
在鄉村裡,為人仗義,鄉里有事敢出頭,鄉親有難肯出手,遇見事有主意,敢擔當事情的人自然的成為屯子裡的主心骨,池震宇就是池家圍子的主心骨,在鄉親們中間有極高的威信,一呼百應。
池震宇到了孟根倉家後,孟根倉憂心忡忡地提示池震宇:"前幾天有五個不尷不尬的人住進了池家大車店,這些人不象朝廷官員下鄉巡視,也不象旅蒙商人來做買賣,更不象官府兵丁。但也不是過路的綹子來爬風避風),悄沒聲地住幾天就走。這夥人每天在池家圍子亂轉,更象江湖強人,來探虛實的。過去王爺廟街就來過這樣的人,他們轉了幾天,走後沒幾天,王爺廟街就進綹子了,把各家搶的象大水衝過一樣乾淨。"
池震宇警覺起來,他怱忙回到池家大車店。池震宇走到大車店門口,看見這五個人散落在大車店門前空地上,象是在隨意散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五個人一人短小,象是領頭的。一人矮胖,一人斜眼,一人齙牙,一人歪脖。不經意間五個人走到池震宇跟前。
池震宇是武術高手,早已看出這五個人的站位已經把他包圍起來。
短小迎面向池震宇走來,抱拳施禮,對池震宇說:"早就聽說池莊主身手了得,我們兄弟也是喜交天下英雄,特來切磋。"
池震宇說:"我就是一名農夫,不懂你們江湖規矩,開大車店也不是為了掙錢。你們要是一時週轉不開,就不收你們房費飯錢,住到什麼時候都可以。"
這幾個人就是來找茬的。短小頓時翻臉,說道:"池莊主沒膲得起我們兄弟?那我們兄弟可不客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