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池震宇鑽進森林,一口氣翻過了大山。大山下又是一條山溝,溝口有十幾戶人家。池震宇又飢又渴,走進屯子,看見一戶人家宅院挺大,院裡還有牲口棚。他敲開了這家的房門。
這家屋裡只有老倆口,池震宇身上揹著大刀,手上端著槍,老倆口驚慌的看著池震宇。池震宇和藹的說:"你們不要怕,我是興隆鎮上的人,離這裡只有幾十裡。我姓池。"
老頭說:"我聽說過你,你是興隆鎮義和團壇口大師兄?"
池震宇說:"是我,這次是路過你們屯子,找點吃的。有現成的能給我找點嗎?"
老頭說:"有幾個剩饃,行嗎?"池震宇說:"行,行。快拿來吧,餓壞了。"
老頭推了老太太一下,老太太拐著小腳,從鍋臺旁掏出五個涼饃。池震宇接過來,狼吞虎嚥的吃完了五個涼饃。又舀了一瓢涼水,咕嘟咕嘟喝下去。
懷裡摸出一錠銀子,有二十兩重,遞給老頭,說:"你的牲口棚裡還有幾匹馬,賣給我一匹吧。"
老頭接過銀子,悄悄的掂了一掂,說:"你自已選吧。"
池震宇起身走到院裡,來到牲口棚,挑了一匹,牽出牲口棚,對老頭說:"謝謝你,後會有期。"
翻身上馬,朝老頭一拱手,雙腿一夾馬肚子,一抖韁繩,馳出院外。向興隆鎮方向奔去。
池震宇打馬跑到興隆鎮附近一座大山腳下,勒住馬,跳了下來,拉馬上山。在一個山凹裡找到一塊大石頭。池震宇搬開石頭,露出一個山洞。
他鑽進洞裡,在山洞裡找到一個石縫,把手伸進去,摸出一個錢褡褳,裡面裝的鼓鼓囊囊的。池震宇把錢褡褳搭在肩上,走出山洞。又把錢褡褳搭在馬背上。騎上馬往家趕。
傍晚,已經是掌燈時分,池震宇趕到了興隆鎮池家莊。來到了熟悉的小院。池震宇是在這座小院裡出生長大的,這幾年鬧義和團,池震宇已經有一年沒回家了。家裡有老孃丶媳婦,和兩個兒子。池震宇帶著二百多興隆鎮弟子去青島了,一年來一直在山東各地鬧騰。
池震宇在小院門口下馬,牽馬進院,把馬栓在院裡的一棵棗樹上。把錢褡褳又搭在肩上,開門進屋。屋裡土牆上掏了一個小洞,放進去一個小碟子,小碟子裡裝了半碟菜籽油,一根燈捻正在發出微弱的亮光。
火炕上,老孃盤腿坐在炕桌旁,一隻手拿著針線,一隻手拿一隻鞋底子,正在納鞋底子。媳婦正忙著催促二兒子吃飯。池震宇叫了一聲:"媽,我回來了。"
老孃抬頭一看是她兒子,驚喜的叫道:"兒子,你可回來了。可讓媽惦記死了。"
扭著小腳下炕來看她兒子。媳婦叫楊三風,柳眉風眼,瓜子臉,性格潑辣,為人仗義直率,遇事有主見,能幹肯吃苦。屯子裡男女老少都叫她風姑。池震宇不在家,家裡的三十畝地,二頭牛都由楊三風打理。家裡家外打理的景景有條。
池震宇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叫大龍,十二歲。二兒子叫二虎,八歲。大龍正在地下玩一把彈弓,看見父親回來,高興的撲進父親懷裡。二兒子也扔下飯碗,跳到地上,張著小手來撲爸爸。楊三風也趕緊下地,張羅給丈夫燒水做飯。
池震宇攔住了媳婦,對老孃說:"媽,咱們得馬上離開。"轉身卸下錢褡褳,放在炕上,對楊三風說:"不吃飯了,馬上收拾東西,咱們去你孃家。"
楊三風吃驚的問:"出什麼事了?"池震宇說:"
義和團敗了,洋人和朝廷都在抓義和團呢,很快就會來池家莊了。"
楊三風說:"屯子裡和你一起出去的那些人呢?"
池震宇神色暗淡,說:"都死了。"
楊三風說:"那得告訴他們家人哪。"
池震宇說:"來不及了,你把隔壁二大爺請來吧。"
楊三風轉身出門,請過來二大爺。二大爺是池姓的長輩,走進屋裡,池震宇對他說:"二大爺,義和團敗了,出去的人都死了,明天洋人和朝廷就會來抓我。我帶回了一千多兩銀子,都是從官府和教會搜來的,原打算鬧完了義和團,給池家莊出去的兄弟們分一分,都能回來置點家業。現在他們都死了,就把這銀子給他們的爹媽吧。我得馬上走,二大爺你把他們請來吧。"
二大爺吃驚地說:"都死啦?唉,這些家可怎麼過呀,風姑先收拾東西,我馬上去把他們家人叫來。"說著,急匆匆走了出去。
不一會兒,家人們哭泣著來了。池震宇把銀子分給大家,又勸說了大家一會兒,然後說:"二大爺,鄉親們,清兵快來了,我不想在屯子裡和他們幹,給你們惹來災禍。我躲出去了。以後還能見面,你們保重。"
說完,攙扶著老孃,走到院子裡。楊三風催促著大兒子大龍背上一個包袱,自己牽著二兒子二虎,又拎了一個包袱,也跟著走到院子裡。
院子裡拴著池震宇牽回的那匹馬。池震宇從屋裡又拎出一口袋小米,搭在馬背上。推出放在牆角的獨輪車,把老孃抱到車上。大龍二虎也爬上了馬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楊三風把包袱也拴在馬背上,解開韁繩,腳踩馬蹬,躍上馬背。
池震宇推起獨輪車,走出小院。楊三風一抖韁繩跟上。一家人向大山深處的楊家溝奔去。池震宇判斷的沒有錯,天亮的時候,一隊清兵就撲進了池家莊。
池震宇一家趕到楊家溝時,太陽已經落到山後,暮色升了起來,山峰漸漸隱藏在黑暗中。群山中閃出一個山凹,茂密的森林遮蔽了山口,不熟悉這個地方的人完全看不出來森林後面是一條寬闊的山溝。山溝裡有數條小徑,在森林裡彎曲盤旋,外來人走上小徑,繞來繞去又會繞到原點。
森林裡只有一條小徑能繞到溝裡。楊三風熟悉這條小徑,帶著一家人走進森林繞進了山溝。走
進山溝,裡面豁然開朗起來,山溝很深,沿著平緩的山坡散落十幾棟茅草房。周圍都是耕地,地裡收拾的利利索索。家家戶戶門前都堆了一大堆苞米杆,還有一座茅柴垛。
院子前用土坯砌了一座豬圈,幾隻肥豬懶洋洋地躺在豬圈裡曬太陽。房後都裁了一片楊樹,直接連到山坡上。山坡上長滿了密密匝匝的菠蘿棵子和桑樹棵子。
翻過山頂,就到了另一條山溝。池震宇仔細觀察溝裡的地勢,心裡暗暗讚歎楊家祖先選了一個躲避戰亂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