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這次收到了很多的信件,而其中給自己的信件中都有對楊曉蘭表現不佳的指責,那麼給楊曉蘭的信裡面寫著什麼,可想而知。
林燕一開始還沒怎麼注意,她們這次回來後有三天休息,不過就呆在訓練中心這裡,也別指望著回家什麼的,三天之後就是要去漳州那邊進行集訓。這三天與其說是休息,還不如說是調整狀態,迎接集訓。
早起跑步,吃飯看書睡覺,林燕的生活很是規律,晚上則是給球迷們回信,有時候和曾蕾聊天,談談山西隊這兩年發生的變化,她也就沒在注意這件事。
如今聽馮朗這麼一說,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這讓林燕想起了發生在她那個年代的事情,中國飛人,還有在腐國的奧運會上贏了隊友卻是被網友問候了祖宗十八代的女運動員,這樣的事情幾十年後的中國都存在,何況是現在這個對排球抱有厚望,根本容不得其失敗的時代呢?
女排贏了比賽不假,可是遮掩不過去楊曉蘭在比賽中的表現不佳。報紙媒體不會對此大肆宣揚,可是那些球迷卻是不能容忍。
沒那本事那就讓賢,別佔著茅坑不拉屎。
而這件事直接牽扯著兩個人,楊曉蘭和曾蕾。
曾蕾沒有錯,力挽狂瀾穩住了局面,幫著中國女排拿下了亞錦賽的冠軍,這一點錯都沒有。
楊曉蘭也沒有錯,她只是水平還不到一個優秀二傳手應有的水平,又是被趕鴨子上架,所以才會有今日種種。
可是那去哪裡找問題所在?
各國球隊都盯著中國女排,林燕也清楚,這支隊伍必須改革了,就像是現在馮朗和張芳容的球一再被攔就能看的出來,超手進攻固然可行,可是個人的身體素質在那裡放著,一場比賽能超手進攻多少次?
所以隊伍創新並沒有錯。
只是她們沒有時間了。這才是關鍵所在。
從最初培養到拿下第一個亞錦賽冠軍,中國女排用了三年時間,而距離拿下第一個世界冠軍則是用了五年。
可是誰都沒給楊曉蘭這麼多的時間,她壓力太大了,這次亞錦賽儘管她們贏了,可是之於楊曉蘭而言,卻是輸了的。主力二傳沒病沒傷成了替補隊員,這就是輸。
原本的內疚和自責就是縈繞在心頭,而球迷們的“責罵”大概就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了。
林燕想了很多,最後才開口,“我去看看她。”
“不在宿舍。”馮朗早就去了,只是並沒有見到楊曉蘭,這時候估計楊曉蘭是誰都不想見吧。
林燕愣了下,“那我出去找找。”
其實想要找到楊曉蘭並不難,就去訓練館就是,既然說是要退役,那麼最捨不得的應該就是訓練館了。
這幾天大家都在休息,所以訓練館這邊挺冷清的,林燕剛要推開門,就聽到裡面傳來的聲音。
“我在省隊帶那些小隊員的時候,她們可都是羨慕極了,上次參加全運會,可是高興了,說是最羨慕的就是國家隊的隊員們,能夠為國爭光,多好的事情。”
曾姐?林燕收回了手,貼著門站在那裡。
“可是她們哪裡知道,為國爭光的背後有多少的傷病折磨?整日裡嫌我給她們的訓練量大,可哪裡比得過你們呀,只看到你們站在冠軍臺上光鮮的一面,她們哪裡知道,從省隊到國家隊,從國家隊到世界級比賽的領獎臺,要付出多少。”
楊曉蘭坐在那裡不說話,她就是想要來這裡緬懷一下,卻不想碰到了曾蕾。
和和氣氣一個人,楊曉蘭其實對她不怎麼熟悉,畢竟從曾蕾入選國家隊集訓名單到現在也才兩個月的時間。
談不上喜歡也說不上討厭,曾蕾的二傳很是穩重,比自己穩重的多了。
“我挺想念那群小隊員的,看到她們我就像是看到了往日的燕子,不過她們可沒燕子那麼機靈。”
“林姐。”楊曉蘭勉強笑了笑,“她的確很聰明。”用腦子去打球的人,從來不慌不忙的,好像什麼時候都是成竹在胸一樣。這樣的林燕,是她的榜樣。
“其實林燕一開始不是這樣的,最開始進省隊的時候,挺冷僻的一個小姑娘,和誰都不來往,哦,也不算是,許小亞跟她關係還不錯,也是後來發生了點事情,想開了,所以才有了今天的林燕。”
曾蕾感慨,“燕子的私事我不方便說,可是我總覺得人這一輩子最大的事情莫過於生死,除去這個,其他都不足為懼。當然,咱們是運動員,最在乎的是輸贏,可是隻要還有命在,那就還有贏的希望。”
喜歡回到八零年代打排球請大家收藏:()回到八零年代打排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