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宇的打算是先去找邱院長,拿到準確的資料後再回研究所分析,畢竟現在能用的計算和分析儀器都在研究所,他們要進行資料採集也需要一個集中地。
最重要的是,研究所人才濟濟,鍾宇畢竟獨木難支,他也希望從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這裡得到更多資訊。
去找邱院長的路上,鍾宇和他們解釋了他為什麼會得出這樣猜測:
“我在觀測到天象異常的時候,就曾經聯絡過師兄,只不過當時他們在野外做調研,不幸失聯,所以當時我並沒有得到他的回答,也因此沒能在第一時間拿到最準確的一手資訊。”
雖然沒有其他資訊輔助,但是他還是把那些推測和分析,都寫在了筆記本里。
只可惜上一世大火焚燬了湘美醫院裡的一切,也焚燬了鍾宇最後的筆跡和發現,人類才只能從末世前他的隻言片語中推斷末世的起因。
但是現在,鍾宇在研究所找到了自己的師兄。
按道理來說,兩人匯合,所得資訊匯總,鍾宇對末世爆發的原因推測應該有一個更全面詳盡的結果才對,可是事實卻完全相反。
鍾宇從師兄那裡得到了和他的分析完全相反的資料和結果,最明顯的,就是近日幾次風量的測量和降雨量的異常。
鍾宇是學氣象的,其他方面的資料他可能感覺錯誤,可是對於氣象資料,尤其是他家鄉的氣象資料,他不可能出錯。
罹患絕症之後,他在監測室裡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觀察和記錄臨海市的天氣,這麼多年,早已形成了習慣。
雖然臨海市因為汙染的問題出現過異常的天氣,但是那都是一時的表現。
和現在長期形成的氣象異常完全不同。
他讀書的時候,恩師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天氣只是暫時的,但是氣候卻是長期的。
一個地區的氣候,也往往需要人類,植被,地塊,動物多個方面持續作用,才會發生明顯改變。
而現在距離末世爆發不過半個月。
半個月,這片區域的降雨量已經突破了過去十年的紀錄也就罷了,但這麼大量的降雨,他們居然沒能在附近發現任何導致降雨的氣象因素。
沒有氣旋,沒有雷雲,雨從哪來?
現在是距離和安全受限,所以他們無法開車前往其他區域觀測,如果是換在以前,只需要一個電話,他們就可以確定這場降雨到底是不是人為降雨。
因為雲層的運動也是有規律的。
鍾宇也並非喜歡信口開河的人,他能提出懷疑,是因為他找到可以證明降雨並非自然現象的直接證據,而這個證據,就是他從師兄那裡拿到的雨水檢測結果。
研究所現在的儀器只限於檢測水的成分和其中的元素含量,對毒素的檢測卻無能為力。
而韓冬,也就是鍾宇的師兄,之所以沒有離開研究所,除了是要接待來濾水的民眾外,更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正在等昨天的雨水檢測結果。
鍾宇找過來的時候,韓冬剛好剛剛拿到到雨水的元素分析。
所有元素含量都在正常範圍內,看上去,和一般的黃土壤裡提取出來的水的成分似乎並沒有什麼不同。
但是鍾宇讀研期間曾經跟著老師在臨海市周邊進行過調研,非常清楚這片曾經存在過一片很大的銀礦,只是由於開發年代過於久遠,又因為上面不予批覆而早早被封,所以幾乎沒什麼人知道。
也正是因為有這麼一片銀礦,這裡的水的成分,絕對不可能和普通的水相同。
就算是經過稀釋,其中金屬元素的含量也應該顯示異常才對,可是這水卻很正常。
沒有雷雲氣旋引雨,落在地面上的水又不是從這片區域的水迴圈中來的,答案已經很明顯了:
這場雨是被人引過來的。
至於是被誰,不是再清楚不過了嗎?
即使是人工降雨,人類也無法實現這麼大區域,這麼長時間的降雨,落下來的雨水還完全脫離了這片區域的水迴圈,彷彿是從另一個區域挪來的。
放在以前,鍾宇可能會覺得是他的判斷出錯了,誰能憑空移來一場雨下在這,只是為了溶解土壤中的毒素讓他們中招呢?
但是鍾宇曾直面過喪屍皇,也曾自己施展過超出自然法則之外的異能,如果那些喪屍也進化出了異能,製造出這樣一場雨,好像也不是多麼令人驚奇的一件事。
鍾宇和他的師兄韓冬都很重視這件事,,一路上一直在交談,但是彈幕始終認為鍾宇是在杞人憂天:
【???恕我直言,這個腦洞是不是開的有點大了?喪屍皇要真的這麼能耐,我們早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