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宅的一角屋簷下,大紅喜字的紅燈籠還在風中搖曳,燈下一片影影綽綽,貍貓小花趴在一片暗影之中,兩隻眼睛亮晶晶。
虞景明搬了一隻床頭櫃放在走廊的燈下,蹲在那裡左看右看了一會兒,又站起身來,那手指輕輕的敲擊著臺面。
翁冒和紅梅兩個剛從虞記回來,婚禮一些收尾的事體一直忙到現在。一進虞宅,紅梅就看到虞景明正敲著一隻床頭櫃。
“大小姐,這床頭櫃有問題呀?”紅梅走過來,有些看奇的問。
虞景明搖搖頭,又笑笑的問翁冒和紅梅:“翁冒,紅梅,你們說整個上海有多少走街竄巷的小吃挑子?”
“那可不少了。”翁冒接的話:“早上有賣各種煎餅和糖粥的,包子饅頭也有,下午到晚上有賣糖果,各種甜湯,餛飩,擔擔面等……”
“這不數不知道,一數之下才曉得上海竟有這麼多小吃挑子。”紅梅在一邊也驚訝的道,又問:“大小姐計算這個做什麼事體?”
“麻師傅去了陶記,陶記今年目標是要從我們手裡奪走出洋的份額,有麻師傅這張招牌,在桂花糕這一塊,虞記很難再保住去年的銷售份額……”虞景明說。
“桂花糕的份額或許會有所下降,但整體的出洋份額不會太難看的,李記可是兩百年的招牌,豈是利德洋行能輕易撼動的……”一邊翁冒道。
紅梅這時也插嘴說:“陶記打的如意算盤,想利用麻師傅來沖擊出洋一塊,只是出洋這一塊水深的很,陶記勢必得花很大的精力在這上面,倒是有利於咱們今年開拓上海的本土市場……”
上海本土糕點市場這一塊各家的份額其實已經固化,要不然陶記也不可能下這麼大的狠心沖擊出洋這一塊,出洋的風險也是擺在明面上的,做生意的總的目的是為了贏利,陶記也不是天生要跟虞記做對的,就目前上海的糕點市場來說,陶記已經達到了頂點,而隨著西點沖擊傳統的糕點市場,傳統糕點的市場正逐漸被西點擠壓,陶記也在走下坡路了,出洋就是陶記為了擺脫目前困境的一條路子……
由此可見,虞記想在上海本土糕點市場有所突破,沒有奇招不行。
想到這裡,翁冒突然一愣,然後反應了過來:“大小姐是想利用這些小吃挑子來開拓虞記在上海本土市場的份額?”
“嗯。”虞景明點點頭:“這些小吃挑子都是巷子通,他們常年走街竄巷,熟悉各種客戶的口味,由他們來推銷可以說是事半功倍……”
另外一些特殊時間段的推銷也能帶來不錯銷量的,比如夜宵的時間,顧客在街邊吃了夜宵,若是能順便帶一份不需要量大,但精緻的糕點回家,想來家裡人也會有一份驚喜,而這份驚喜往往就能造成回頭客……
賣糕點不僅要賣它的色香味,還要賣它的情懷,家人的關心,朋友久別後相見的一份見面禮,這裡面也是有不錯的賣點。
“大小姐這主意好。”翁冒很振奮的點頭,隨後又皺了皺眉頭:“只是別家看到這樣有效,大約也是會有樣學樣的。”
“所以我這不一直在研究這櫃子,這櫃子上面的抽屜正好可以分成四格,每格可以裝一種糕點,抽屜上面的櫃面最好是用玻璃的,這樣裡面的糕點就一目瞭然,而整個櫃子可以掏空,裡面裝爐子……我是想打一種櫃子,它能滿足這些小吃挑子擺放東西的需求,另外重量盡量輕一點,到時我們就把這櫃子免費送給這些師傅用,只要他們跟我們簽個合約,最好是兩年,兩年不行一年也成,在這個期限內,他們只能賣虞記的糕點,而他們每賣出一份糕點,虞記就給他們分紅……”虞景明邊構思邊說道。
“這個成,景明,這事體好好運作,說不定有奇效……”翁冒一下子興奮了起來。這事體如果真能做成,那虞記等於在上海淮一下子開了相當數量的分店,而跟開分店相比,這些櫃子的成本根本就可以忽略不計。
“嗯,這事體明天再跟許老掌櫃和戴政商量一下,然後把這一塊鋪開……”虞景明點點頭。
事情大體就這麼定了一個方向。
幾人正說著,冷不丁的,虞寶珠又鬧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