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明以來,烏斯藏行都指揮使司所轄地區為拉薩、日喀則及其周邊區域。
甘朵行都指揮使司的管轄範圍則包括康藏及安多地區。即包含甘肅、西海、四川西部之阿壩、甘孜及西藏東部都昌一帶。而這些老黃曆對樂安侯來講,僅是出兵征討圖魯拜琥的紙面文章。
從夏侯青不斷帶回的情報以及陝西道紀司提供的訊息,黃衝已大致瞭解到區域內的權力夠成。
從文獻中得知,整個烏斯雪區域有十三萬戶,自元朝就是如此講法,具體多少隻有鬼曉得。猜想當初有十三方勢力,幾百年的變遷,如今也只有鬼曉得。
那麼拋開鬼曉得的那部分,人曉得的是,帕竹一系是最大的當地政權,他們的最高行政長官喚作第悉。七十多年即嘉慶四十四年朝廷還有敕封他們首領為乃東王,後來則不了了之。
宗教首領稱作京俄,這個古怪的稱謂道正一說為人名,又說是近侍的意思,還按藏文翻譯為‘眼巴前’。
既然元朝定有十三萬戶,帕竹政權便設下十三宗,十三宗的首領便喚宗本。另外一些小地方又有叫達欽或本欽的,都的世俗首領。然後是朗欽,負責內務行政長官。達本,軍事長官。索本,監察官兼斥候頭子。再下頭雜七雜八的管錢的,管田莊牧場的不一而足,自叫人看得眼花繚亂。
總之一句話,有完整的行政體系。
比漢地多出的是僧官,仲欽、準聶、夏仲、強佐和卻本、森本、戚本。還有瑪欽管廚房的)、殿聶管桌椅板凳和墊子)、康聶打掃房屋)及阿仲跑腿辦差的)。
“你們看他們對宗本實施三年一輪換,可不就像咱大明派在周邊的流官。”
“他們兩幫子人不打架嗎?寡人是說第悉和那些喇嘛頭子。啊,王叔。”
“孤以為,兩權分立爭端在所難免,雪區從無強兵大概也因由此而出,對吧?猴番大人。”
“嗯~哼,二位殿下都年過四旬,按理說叫某何名也無所謂。可老是猴番猴番的,咱們這是在議論正事要事,能不能賞個臉就喚某個名字?本侯這廂有禮了。”
“啊哈哈哈…。”
“寡人識得你多年,曉得你自來就有名無字,名字何謂呀?嘿嘿嘿。”
“那好,多謝瘦癆王爺提醒,回頭某叫個人,…哦不,改天請聖上賞個字下來。可眼下正事要緊,咱們還是先議論正事,等某的名字補全了再議豈不耽誤功夫,是吧?胖子殿下。”
“戳,大膽!”
“憊怠貨,竟敢當面嘲諷孤家唻。”
“唉喲,他們竟然有好幾處金礦,要得。”
“哪哩?”率先奔過來的是胖子殿下,瘦癆鬼後發先至,他現在也一般行動優於言語。
“這些情況方才夏侯將軍怎麼沒講啊?”
“軍將首要的便是果決,某一貫要求手下上報簡潔明瞭,這些瑣碎當然叫文吏整理報呈更為恰當。”
“是極。哎,猴…不,呃,樂安侯閣下,你看能不能咱們將這幾處地方佔下來,也好彌補一下此次南征的巨大損耗。再者,如果向南方諸地購買稻米,從這些地方收取的金子或賦錢省去許多火耗。”
“寡人也以為當優先攻取。”
“某一直在思索個問題,那天我幹老子揍我的時候提出的‘分而治之’。”
“太康伯那是受了人蠱惑,根本就是錯的。”肅王歷來以政見見長,尤其在和另兩隻螞蚱栓一起後,這方面表現突出。
“你的意思是專門針對這邊雪區的複雜局勢,為後期做預想?”
另一隻螞蚱更能瞭解黃衝這隻螞蚱的鬼心思。肅州一帶土官、流官彼此的齷齪爭鬥三隻螞蚱都心知肚明,但都知道只取其利讓朝廷去承受其害,但康藏和安多地區卻不能這樣搞法,因為他們已多年未曾去朝貢。
“咱們學那圖魯拜琥,捧出一位藏王來,如何?”
“差了,若是真要捧出名義上的人,最少要兩到四個。讓他們彼此平衡,咱們抓了軍隊藏匿於幕後。”揪住鬍鬚的朱識鋐講得有點急,又捨不得放下手上的文書,一副兩難的模樣。
“對,肅王殿下果然見識非凡。”
“這個思路不錯,可以避免引起朝廷過多的注意。”
“某還是那句話,朝廷方面已經徹底亂了套。此次的勤王令一出,不再是北方崩敗,整個朝廷的架設都會受到嚴重衝擊,各地有兵在手的傢伙可不少,很快會從擁兵自重、養寇自重發展到割據地盤,同賊寇們已無區別。”
“欸,那你叫陛下怎麼辦?不如此傾盡全力做最後一搏,任由遼東人打進關內?”
“寡人亦有同感,難免不會呈現東漢末年的那種情形。”
“王侄,孤要提醒你。身為帝胄後人,當不得如此講話,更不得把這位樂安侯閣下引到邪路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