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明之東山再起 > 第二百六十九章 驅狼鬥虎

第二百六十九章 驅狼鬥虎 (第1/3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標準的領主生活 公主我真不是太監 大明鐵骨 祖父漢武帝:開局慫恿我爹造反 聚寶盆中的大明 大唐逍遙侯 寡人有病 水滸從李逵開始 無限紀元之戰神傳說 三國之鐵漢柔情 富士山之雪 國色芬芳 人在大明有事燒紙 漢末之我來了 在曹魏打工的日子 炭燒三國 從寒門新郎開始 百年離殤 狼行末日 航海札記

樂安侯一家出京城時曹化淳曾派人暗中觀測。

曾幾何時,被貶往鳳陽看陵的魏忠賢也似這般大張旗鼓的離京。千餘名的侍衛,數百的僕從,還有上百口的箱子。當時引得朱由檢是雷霆震怒。

老曹也算個帶過兵的,可與黃衝相比簡直可謂螢火較之日月。

暫不講未知早在數月前成一、崔仁攜大量物資裝備,以輸送前方剿賊所需的名義滯留在延安府。蔡植騰與慶生兩次攜大批家丁入保安州的情況,也被他當成又在販馬營私,搜刮民脂。

待黃衝帶著張家人等出城,男女老幼八百,還有數十部裝滿藏書的大車。

彼時風聲最緊,朱由檢當然得到了詳細呈報,周家還在不遣餘力地造謠。說,裝書冊的車很沉,裝炸藥、手雷等禁品的車一樣能把路壓出深深的轍印。因為恰好下雨。

廠衛的人是搜檢過車輛的,但是否有暗格卻不能判定,總不能把人家的車子劈開吧。

違禁品真不多,藏得也很巧妙,而違禁的人卻藏不住,可惜能識別宮中出宮中熹宗良妃和懿安皇后的人還真是不多,負責查驗的門丁根本就不可能認識。

朱由檢是知道的,但他既然不想讓倆人死於自己手,便寄望韃子和替他做髒活的手。

經過周家人一通煽風點火,言官們開始把失勢的樂安侯與魏逆做類比,大部分的諫言都隱含地提出黃衝私藏兵甲有謀反的痕跡,當予深究。

刻薄寡恩不假,但皇帝更要一張臉。

現在任容妃在慈慶宮扮著,若是非鬧出又多出一位懿安皇后來,滿朝大臣還囔囔著追查到底?屆時,反而陷之於被動。還不如先靜觀其變。

沿路地方有訊息不斷傳回,隨從在分散,家丁在逃亡,八百人只餘下不足四百。

人心所向啊!朱由檢開始叫人商議削去張國紀、黃衝兩人爵位的事宜。

家奴們口徑一致,當然是必然的,當初搞倒魏忠賢、客印月用的就是這個套路。可被內閣為主的眾多朝臣阻攔住了,因為張國紀的案件已結,當時他御批保留太康伯的封號。如今又拿出來說事肯定不妥,唯一能站著腳的便是講他隨同黃衝想謀反。

黃衝謀反?擺在桌面上議論,立時沒了聲息。

《挑金帳》如今還在茶肆酒樓中唱著呢,還有得駙馬都尉雅正過的《千里刺酋》。民間把樂安侯當作英雄來崇拜,比當初官員為魏逆建生祠不遑多讓。而一個是手握權柄的閹人,一個是屢立戰功的將軍。下面輿情這一關很是難過。

單講削爵,違制一條業已夠了,可講人家謀反,首先內閣人等率先沉默。

沉默的意味很明顯,不想做惡人。讓中官近臣們去弄,除非曹化淳領銜查案,沒人願意揹負起這個屎簍子。講黃衝縱兵掠民、不聽調令倒可以,但驚著了陣陣這般做的那幫武臣,比如左良玉之輩,鬧出個紕漏,又該由誰負責?

得慢慢來,這是以溫體仁為首的內閣意見。

既然有人講黃衝是魏忠賢,何不推波助瀾,讓民情輿論轉向,禁了那些胡亂說書的,零敲碎打先修理他原來的一班手下,把他的勢力徹底端掉。過個一年半載,才能水到渠成。

商議的結果出來,朱由檢不滿意,相當不滿意。

但王學所知有限,王晚亭態度曖昧,被免職的王家麟在奔走疾呼,還有唐康、皮仰堯都為他家大帥蒙冤發配鳴不平。呂元守、朱驥兩個雖未出聲,卻從不許人提及此事,態度難明。

若是繼續在黃衝身上做文章,急切間只怕適得其反。

道理便擺在眼前,朱由檢無奈,相當的無奈。

“臣溫體仁叩見陛下。”

“愛卿平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