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一如你方才說的,運氣好。”
聽話聽音,溫體仁的話表明,兵部將不日下文,他黃衝暫代楊國柱,任宣鎮總兵已成定局。
“敢問大人,此番聖上傳喚,不知…。”
“哈哈哈,正要交待與你。連番大捷,陛下欲行嘉獎,此回過後不得再稱小子啦。吏部及兵部初擬加封正三品上輕車都尉,並加予安遠將軍之職。呆會聖前,須得應答仔細。”
“只是封賞嗎?”
“老夫只得了個封賞的訊息,其它卻一概不知。”
“陛下國事繁忙,區區封賞可著人派去某那裡宣講便成,何要如此的繁瑣。”
他這不是牢騷卻勝似牢騷,溫體仁點了下椅子。
“坐。”
“謝大人。”講來溫體仁能看重他也自有番道理,氣度非凡呀。
“薊鎮兵備報呈兵部,言你將攜部走中、東協路,完成護天營第二步的實演。”
“不瞞大人,正是。”
“此回實演可有實際目標?”
薑還是老的辣,溫體仁僅憑黃衝不願來京的一句牢騷話,便能判斷出他已制定了下一目標。
“在此可講得?”
“講得。”
“瀋陽中衛。”
“玩笑不得喲,少年人。”原本的笑臉一下變得乾巴巴木呆呆的,這簡直就是個玩笑話,而且是一個一點都不好笑的笑話。
“哈哈,某也只是定了個大致方向,詳細目標還需經眾人商討,再報兵部斟酌。”
一個身為首輔的重臣,把他煞費苦心想實施的目標視作玩笑,說明什麼?說明大明朝中已無人,無膽,還兼無識。酒囊飯袋已成主流,不思進取成為常態。
“須要慎重,聖上可一直期盼你再創佳績,千萬要慎重。”
“若是聖上問起遼東事宜,不知大人可有囑託。”
歷任首輔的頭等大事,如何平復遼東?每一屆都避不開這道題。現在還加了一道,如何快速平息陝西、山西及河南及部分河北地區的亂賊。
“慎重!”溫體仁依然是方才兩個字,因為他根本沒有成熟可用的建議。
“慎重到每年幾百萬兩的民脂民膏白白耗費在東北一角嗎?”黃衝的話裡沒有責難的意思,此項國策已經是歷經數年的陳年爛賬,輪不到現任首輔背鍋。
“好氣魄,若有良策,儘可於聖前放言。”
“拼盡護天營萬餘性命,奇襲瀋陽,尋得空檔,全力刺酋一擊。大人以為如何?”
“徒送性命耳!”
喜歡大明之東山再起請大家收藏:()大明之東山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