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是件大事,但司禮監特意將此本奏章押在了最後,其目的不言而喻。
細究起來,黃衝與護天營一開始就是個美麗的誤會,本就是為勇士營擴充做鋪墊的。皇帝朱由檢一開始是漠不關心,隨後發展到模稜兩可,再到後來偶爾關注,直到現在已視作不可或缺。
“當初徐光啟諫言,組新營當顰大營,若是繼續完善,等若再造新一京營。”
人家徐閣老是對的,最起碼黃衝認為是百分百對的。最初的意圖是按西兵的模式組建出新三大營,基本使用火器,大幅度增加火槍、火炮的配比,最起碼也是新起個神樞營的等級。
“僕臣自勉為提督大營,自覺責任重大,所堪積弊,確實已到不改不行的地步。”
“之前兵部亦有議,著黃衝返京後整殤三大營,後伴伴親去也就不用他了。”
哇涼之下,曹化淳知道此事休得再提了。
“陝西洪承疇曾請,調黃部皮仰堯之騎軍入陝,協助戡亂。”
洪承疇是位狠人,繼任三邊總督後,他一力主張對陝西亂賊,實施“全力清剿”、“以剿堅撫,先剿後撫”的方針。曹文詔就在其手下效命,他還看中了黃衝,可惜人家不可能會鳥他。所以,他退而求次,想徵調皮仰堯的肆營過去幫助剿匪。
此事兵部倒有定議,先行押後,待護天營完成第二階段演習,自喜峰口返回,再行匯商。
講匯商,其實是指徵求黃衝的同意,他若不肯,匯商結果也就不明而喻。
“僕下之前得塘報,雲其戲耍了一番科爾沁,解救插漢萬餘部眾。恰是西向而行。”
老曹不願意黃部向東走,離錦寧過近不是件好事。倒不是擔心護天營會如何如何,而是擔心狗腿子與高起潛走得過近,萬一結成聯盟,會對自己形成威脅。
他的擔心是多餘的,自黃衝嶄露頭角之後,高起潛已經不具備向其示好的條件。何況皇帝也不準黃部去錦寧。
倒是有個誰也想不到的人物正在主動示好,新任內閣代首輔溫體仁。
連老董御史也覺出乎意料,因為之前溫大人已經明確拒絕過黃衝,在孫元化一事上提供幫助。而且,雖名聲不小,可終歸是個兵備一級的小角色,即使聖眷日隆,眼下還真如曹化淳所言,不過是張娘娘家的一名狗腿子罷了。最多,中允一些來說,是個未來不可限量的少年俊才。
老謀深算的溫體仁正是看中這點,如今的少年俊才,來日的國之抵柱!
他要看好這名少年的未來,不為所謂的擅營作等工器,也不認為在帶兵練卒方面他黃衝有多少能力。他所認同的是其馭下手段,認為生就的帥才,天賦滿滿。
巡牆一段,連獲兩捷,逞匹夫之勇而已。手下諸將,個個死心塌地任由差遣,厲害!
他看中的倒不是護天營在短時間內練兵成效,而是黃衝本人由一個可有可無的小卒,逐漸轉變能自行主事一方的適應時間。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這個真理千古不變。
聽書的販夫走卒們喜歡說曹操,位極人臣的內閣大學士,則更願意議論諸葛武侯或張叔大。
明眼人都曉得,這三人有一共同的特徵,皆為權臣。再細辨下去,都直接或間接掌握著軍權。
喜歡大明之東山再起請大家收藏:()大明之東山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