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情願這些人在演練中逃散,也不願見他們到戰場上潰亡。”
“我贊同。”
這些人呢就是指有不良記錄,或者有可疑背景的兵卒。預估竟然佔了此次計劃野行練兵總人數的三成,達近一千五百多人。
贊同的是皮仰堯,置疑的是朱驥,唐康暫時沒表態。
“精兵,咱們必須保證是精兵。那種上了戰場就逃,甚至捲走其他人的傢伙,一定要堅決剔除。”
“那將流失大量的人,除了親兵和家丁。誰會肯這麼陪你折騰?”
“末將以為,只要糧草供應充足,僅僅是演練,不會逃散太多。”
唐康的評估比較樂觀,也比較偏向黃衝。他以為,從一些列的舉措來看,都尉確有一套完善的選兵、練兵,就如他沒入過軍營一樣,並不代表他不懂軍營裡的事務。
“如何保證糧秣供應的底線?”
關鍵點就在此。朱驥最早就告誡過黃衝,營兵移動,尤其是大規模的移動,所涉及的問題相當複雜。一個不好,走散大半都是常見的。
“你是捨不得現有的家當,總以為那些湊數的傢伙也能用。”
一針見血,朱驥確實捨不得。營盤有了,糧秣和田地也有了,人數有五千八,加上自己和黃衝在朝中、宮中關係,情況總會慢慢好轉的。
“皇上核點人員不會只進行一次,遲早還會派人來的。”唐康也有人員數量上的擔憂,老皮選落的比例太厲害了。今後的兵源補充,難免要受影響。
“要派下的應該首先是監營。”
一時間,三個人都默不作聲了。黃衝需要獨立的指揮權,這在大明軍中幾乎是無法實現的。也不能怪朱驥三個沒本事。
“第一,時間不推遲,軍令如山。第二,剛才也講了,沒有條件像盧象升那般練兵。只能大浪淘沙,先一波將隱患剔除,然後經過實演的機會,篩選出真正的能戰之兵。哪怕是十存其一,二十存一。也得幹。”
“末將贊同。”老皮依然是第一個應聲同意。
“對,兵在精而不在於多。末將亦贊同。”雖然知道黃衝一貫倡導的方略,但第一次由他講出口,唐康還是蠻佩服的。
“我也同意。但糧草保障和人員管控必須要有切實方案。”
大方向上,朱驥也樂見黃衝一系統的練兵安排。但,細節決定成敗。他認為,必須要解決這兩項,否則,便無從談起。
“還是那句,某這裡沒有十全十美的保障計劃。咱們都未曾有帶領千人作戰的經驗,俗話講,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何況現在有四個,但如果你一再堅持己見,那便還就按俗話所說的好了。”
“但某想,你若連這步都不敢,也不配別人喚你句將軍。”
解釋不通,黃衝直接擺出了威風。有夢想的人總與他人存在差異,目前階段他暫時離不開朱驥,但若是被迫無奈,也只得放棄。
行軍作戰,部隊的基本要求。受過不少薰染的朱驥當然明白並認同。
“啪。”“好。朱驥領命。”拳頭擂在了桌面,“但求一事,此次出兵,朱某自請負責糧秣的徵調和督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