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董御史親臨,為一樁微不足道的小事,讓張國紀既感驚訝又覺得意。
“只不過看著不討嫌的一名後生小子,怎可勞動老大人親至,不敢當,著實的不敢當。”
“太康伯過謙了。貴府富蔭厚澤,出得可都是大大的貴人。拙荊乃是親眼見過的,隨便一個都督大人口中的小子也是人中鳳姿啊。”
“過譽過譽,老大人。後學只是不明白其中關竅。”
“哪裡來的關竅。你幫人拾紙筆,人家便送了些文具來。乃是件雅事啊,太康伯該不會因此便將老頭兒掃地出門吧。”
老董御史是王學家長子王晚亭的恩師,王弘祖也叫王坤是王學家的族親,溫大人叫人送些文房四寶來,張國紀雖隱約曉得是結好的意圖,可究竟是如何成因,他可就無法揣度了。
講來也是慚愧,他的這個生員頭銜還是早年間別人替他捐的。所以,面對世代御史的董大人,口稱後學不僅不是謙虛,而是太過勉強。
朱由校生前將老丈人封為中軍都督府都督同知,可不是亂封的。
“後學不敢,實不敢當。”
“老夫沒得福氣,府上盡出些不爭氣的。早聽聞太康伯延請到數位名師,又想著貴府上紫氣繞棟,所以才趁著機會恬了張老臉過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老大人此言可是要折煞後輩了。”
“太康伯身為中軍都督府堂堂一品大員,又貴為皇戚,能與我家這些年走動乃是我董家的福氣。老夫便今日倚老賣老不裝客氣啦。”
“哪裡的話,老大人有事儘管吩咐。”
“實不相瞞,老夫想將家裡幾個不爭氣的放在貴府上來。一來可聆聽名師當面教誨,二來則想沾沾貴府的福澤。不知太康伯意下如何?”
前面的還沒扯清楚,後面的更讓張國紀不明就裡。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難道真有輔臣想交好自己,董大人家也想依附?
看來女兒在宮中的運作大概洩露了些風聲,小女兒進宮指日可待。此等事也只有內閣人等收得到訊息。
飄飄然的張國紀當下滿口答應了下來,轉而過問另一名當事傢伙的這幾日行蹤。不管是福是禍,面上都是他惹回來的。
“公子都是按部就班沒任何懈怠,院子裡其他人也都勤勤懇懇做事。不過…。”
“不過什麼,遮遮掩掩的想要討打嗎?”
一句輕喝,跪著的小廝嚇得立即見了汗。
“前天公子和人又去了衛國公府上一趟,聽說一連同人較量了五場。”
“混賬東西。講了不準再鬥,偏還要去。”
“老爺息怒,小人也攔不住。總管又說不妨事,所以小的便沒來通報。”
“滾。下次再有事不報,小心揭了你的皮。”
小廝口中的總管就是外院雜事總管張小勺,當下免不得又是一番審問。
這一問不打緊,嚇得張國紀臉都變了。
喜歡大明之東山再起請大家收藏:()大明之東山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